12月1日,陜西省建筑裝飾協會等6家建設行業協會向全省建設企業發出“共建誠信企業形象”誠信建設倡議書。旨在引導更多的企業誠信建設、誠信經營,推動誠信興業的行業之風;共同構建“信用陜西”、“和諧陜西”新形象。
六協會一致認為:建立“信用陜西”是一項宏偉的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獻信、建信、立信,才能形成區域信用環境,讓大家在誠信的大環境里受益,有利于行業,有利于企業,更有利于社會。
今年以來,陜西省“守合同重信用”活動呈現出健康良好的態勢。由省政府和國家開發銀行共同主辦的“陜西省首屆信用建設論壇”,標志著陜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全面啟動。省委書記趙樂際在論壇上指出:講信用是人類文明、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把陜西建設成西部強省,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建設西部強省的重要保障。要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社會信用體系為目標,從工業化城鎮化加速推進、市場化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經濟實力迅速增強的實際出發,明確建立社會信用體系的指導思想、基本步驟和重點任務。以信用制度為核心、信用服務為基礎、信用監管為保障、信用文化為支撐,分重點建設、全面推進、鞏固提升3個階段,有計劃、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陜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建立與國際接軌,具有陜西特色、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信用體系。
國家標準委確定了陜西省成為首個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標準化試點省份,有利于加快推進信用標準體系建設。
陜西省政府頒布了《陜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兑巹潯访鞔_提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一項戰略性基礎工程,事關全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西部強省的全局。加快建立以信用制度為核心、以信用服務體系為基礎、以信用監管體系為保障、以信用文化為支撐的陜西社會信用體系基本框架和運行機制,對于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規范經濟秩序,構建和諧社會,樹立誠信形象,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建設西部強省,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必須充分認識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艱巨性和復雜性,進一步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抓住機遇,加強協調,全力推進,開創全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新局面。
建設行業的信用體系是全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大家都能夠誠信經營、誠信建設,守信者的守信記錄則可通過不斷積累使其“信用”增值,為其帶來更多的利益與回報,企業與客戶的關系不僅會更為穩定,而且在信用交易中會得到更多的信用額度和更長的信用賬期,那么社會的和諧也能夠建立起來。
為貫徹十七大精神,推動誠信社會體系建設,構建誠信和諧陜西,根據《陜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和省委、省政府打造“信用陜西”的戰略舉措,全省各地區、各行業都掀起了全面推進行業信用建設的熱潮。我省建設事業正處在黃金發展時期,也是矛盾凸現時期,機遇和挑戰同時存在,我們要緊緊抓住發展機遇,努力化解各種矛盾,開創全省建設事業的新局面。為進一步弘揚誠實守信的優良品德,促進我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樹立全省建設系統各企業的良好形象,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更好地維護市場秩序,我們向全省建設系統各企業發出“共建誠信企業形象”倡議書。
一、強化企業誠信意識。學習和實踐“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以“誠實守信”為核心的價值觀。自覺堅持誠信原則,恪守職業道德,積極開展誠信宣傳教育,把樹立誠實守信的理念納入企業精神文明和企業文化建設之中,落實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
二、完善誠信建設體系。把誠信建設列入企業發展戰略,確立企業誠信建設目標,按照信用管理的要求,從企業信用、員工信用、合同管理、服務規范、消費者評價、輿論監督等方面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誠信領導機構和管理部門職能,使誠信體系建設、防范信用風險等各項職責落到實處,夯實誠信建設的基礎。
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依法生產經營,遵守相關知識產權保護等國際公約、國家的法律法規及地方的管理條例;遵守國家的金融法規,依法按章繳納各種稅、費,不利用非法手段謀取不正當利益。
四、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制定職業道德行為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履約踐諾,與客戶真誠合作;信守“自愿、公平、誠實、信用”的市場交易原則,嚴格依法開展各項經營活動。信守合同,友好合作,互惠互利,公平競爭,共同發展。杜絕弄虛作假、商業欺詐、商業賄賂等不道德和非法行為;決不為企業自身利益而侵害、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五、領導做好表率。企業誠信的關鍵在于企業領導者的誠信,企業領導者首先要有強烈的誠信意識,以身作則,為職工做出表率,同時重視職工的誠信教育,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企業的不誠信行為。
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企業不僅要關注經濟效益,而且要重視社會效益。強化企業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發展的責任,維護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益,注重環境保護,熱心公益事業,努力為構建和諧社會作貢獻。
七、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自覺接受工商、稅務、質監、環保、安全、銀行、消費者和新聞媒體的監督,認真整改相關部門檢查出來的問題,決不采取不正當手段欺騙檢查和監督。
我們真誠地希望全省建設領域各企業和廣大職工共同攜起手來,用實際行動為建設“信用陜西”、“和諧陜西”做出應有的貢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