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xfjt5"></var>

<big id="xfjt5"></big><em id="xfjt5"></em>

<video id="xfjt5"></video>

    <form id="xfjt5"><dfn id="xfjt5"></dfn></form>

          <span id="xfjt5"><dfn id="xfjt5"><listing id="xfjt5"></listing></dfn></span>
          <thead id="xfjt5"><sub id="xfjt5"></sub></thead>

              關鍵字: 熱門搜索: 起重機 | 挖掘機 | 裝載機 | 泵機 | 壓路機
              星邦智能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上市公司
              山工機械
              打碎重捏出活力 中聯重科產權制度改革探索
              www.cidowedding.com   2014-03-25  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導讀:  中聯重科成立之始,承載的不僅僅是創業者產業報國的雄心,更承載著中國科研體制改革的歷史重任?! ?2年來,以股權多元化為核心的公司治理結構變革,貫穿了中聯重科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企業全球化的 ...

                中聯重科成立之始,承載的不僅僅是創業者產業報國的雄心,更承載著中國科研體制改革的歷史重任。

                22年來,以股權多元化為核心的公司治理結構變革,貫穿了中聯重科科技產業化、產業科技化、企業全球化的全過程,實現了股東、社會、國有資產價值的最大化。

                1996年,中聯的產品不斷得到市場認可,業績已具備上市條件。這一年,詹純新作為中聯的法人代表,還走上了建機院院長崗位。

                “當時改革有兩條路徑選擇:一是中聯從建機院脫離出來,另起爐灶;二是采用‘一套人馬、兩塊牌子’?!?/p>

                “‘手心手背都是肉’,選擇第二條路徑!”就這樣,詹純新領導的建機院與中聯融合為“唇齒相依、利益一致”的共同體。建機院所屬研究所(室)成建制地劃歸中聯,成為其下屬各相應子公司的科研開發中心??萍既藛T全力投入課題研究。很快,一大批技術先進、適應市場的科研成果陸續問世。

                但隨著建機院機構和人員并入中聯,舊體制下“單位”的老習氣也開始在中聯蔓延:論資排輩、因人設崗、吃大鍋飯……幾十年累積下來的體制弊端,制約著這個新生企業進一步發展。

                “我們實行科研體制改革,不能少了一個計劃經濟體制下傳統的國有科研院所,同時多了一個傳統的國有企業?!闭布冃虑逍训匾庾R到,解決深層次矛盾的唯一辦法,就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1997年,在建設部指導下,中聯股份制改造拉開序幕。

                然而從事業單位向股份制企業轉變,卻遭到建機院科研人員抵制?!拔医裉爝€是國家干部,明天怎么就成了企業員工身份——失業了怎么辦?”

                生產力的解放程度,取決于人的思想觀念的解放程度。面對著建機院舊有的人事格局,唯有將原有管理方式“打碎了重捏”,才能迸發出新的活力。

                1997年,建機院實行了“全員下崗競爭上崗”的內部人事制度改革。精簡機構,管理部門由14個減為7個;正式職工的人事檔案全部封存,全員競聘上崗,以崗定酬;未能上崗的職工,不論原級別、資歷,一邊參加技能培訓,一邊繼續尋找崗位,3年內可以享受基本工資和社會保險。

                1999年,乘著全國科研機構企業化轉制的東風,建機院全面完成對中聯的產權結構改革,將其改制為由建機院控股的股份制科技型企業——中聯重科。

                2000年,中聯重科成功登陸中國A股市場,成為一家公眾公司。

                改制,不可能一蹴而就。

                此時的建機院被視為“三不像”:既不像建設部下面的科研院所,又不像湖南省政府的事業單位;與此同時,企業管理矛盾逐步顯現:國有企業“一股獨大”,員工積極性不高。

                我國科研院所改制的“典范”面臨新的考驗。

                2004年11月,建機院分階段改制開始實施。

                2005年10月,建機院完成公司化改造,成為國有資本絕對控股的有限責任公司。其中國有股占94.1%,員工持股5.9%(科研院所國有資產增值的政策性獎勵)。

                2006年5月,湖南省國資委掛牌轉讓建機院32.1%股權。其中的24.1%轉讓給管理團隊和骨干員工(一方科技和長沙合盛科技投資有限公司),8%轉讓給弘毅投資公司。建機院股權結構轉變為:國有持股62%,管理層及骨干員工持股30%,財務投資者持股8%。

                2007年,建機院向中聯重科出售與其主業相關的經營性資產,實現整體上市。6月開始清算注銷。

                2008年的最后一天,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下發了 《注銷登記通知書》,準予建機院注銷登記。至此,走過50多年征程的長沙建機院完成了肩負的歷史責任,曾經的國家級科研院所、行業技術發源地,最終完全融入中聯重科。

                中聯重科,也因此成為一家沒有母公司的整體上市公司,構建了一個股權多元化、治理結構科學的跨國運營體系。

                2010年,中聯重科H股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通過持續的體制改革,詹純新領導中聯重科完成了從研究院到國有企業、股份制公司、全球化公司的“三級跳”,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唯一一家A+H股上市公司。

                通過對企業進行產權結構改革,中聯重科構筑起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共同體平臺”。

                消除了體制性障礙,科技在現代企業制度下釋放出巨大的威力。在引入戰略投資者后的6年內,中聯重科營業收入由40多億增至2012年的902億元,利稅由7.57億增至近120億元。

              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打 印    關 閉
              友情提醒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特別注意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list_info_D1
              list_info_D2
              更多>>專題推薦
              關于6300 | 本網動態 | 聯系方式 | 免責聲明 | 版權信息 | 法律顧問
              客戶服務:6300@6300.net 服務熱線:0754-88363699 商事QQ:1594591502
              工程機械信息網 Copyright[c]1999-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汕頭市九鼎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粵B2-20050302號

              粵公網安備 44051102000045號

              ×關閉

              亚洲 自拍 偷拍 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