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明確了新型農業裝備的發展方向,首次提出要圍繞農業生產所需的重點產品、重點環節、重點作物等三個“重點”著力突破。
5月24日,工信部裝備司機械處處長王建宇在中國液壓氣動密封件工業協會與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主辦的“液壓與農機對接會”上表示,工信部將通過整合創新資源完善農機技術創新體系,組織實施重大專項,推進重大裝備自主化,促進產業技術創新;同時依托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推動高端農業裝備自主化。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工信部官員首次在公開場合提出“新型農業裝備”命題,也是《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規劃》發布之后,工信部官員首次就發展農機關鍵基礎零部件做出表態。
工信部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農機新產品以及農機關鍵零部件目錄管理辦法,希望通過完善政策提高行業發展的質量。
需求導向
農業機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對國家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中國農機工業緊盯市場需求,加快自主創新,綜合實力不斷提升、優勢企業競爭力得到提高,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邁出新步伐,行業管理體系建設開創了新局面。
談及農機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王建宇表示,工信部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推進新型農業裝備發展。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鼓勵農村發展合作經濟,扶持發展規?;?、專業化、現代化經營”,鼓勵和引導“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這對農機工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農機工業要適應農業規?;?、精準化、設施化等發展需求,需加快開發多功能、智能化、經濟型農業裝備設施,重點在田間作業、設施栽培、健康養殖、精深加工、儲運保鮮等環節取得新進展”。
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精神,以及工信部發布的《農機工業發展政策》和《農機工業發展規劃(2011~2015)》提出的以實現農業生產的自動化、智能化、專業化的目標等要求,工信部與有關協會研究提出新型農業裝備的發展方向,將圍繞以下三個“重點”展開。
重點產品方面,將圍繞以大型拖拉機及其復式作業機具、大型高效聯合收割機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代表的高端農機裝備,及其以動力換擋變速箱、電控技術、液壓驅動等為代表的關鍵零部件。
在重點作物上,圍繞糧、棉、油、糖大宗糧食和戰略經濟作物主要生產過程中的成套裝備。
重點環節方面,將圍繞育、耕、種、管、收、運、貯作業中勞動量和勞動強度最大的環節,及其與節種、節肥、節藥、節水密切相關的作業環節。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