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NDRC)的智囊機構發出呼吁,建議中國成立專門的政府機構,對外資并購國有企業進行“嚴格審核”。發改委是中國的實權部門。
這一呼吁來自發改委下屬的投資研究所,它突顯出中國官員和學術界人士中存在的憂慮,他們擔心財力雄厚的外國企業正在奪取中國戰略性工業領域的控制權。
這個呼吁將助長這樣的看法,即此類憂慮會影響中國政府進一步放開經濟的熱情。
在近日發表于國家級媒體《中國證券報》的報告中,投資研究所表示,政府一般不應當直接干預企業的市場進退,但是,在涉及產業安全、國家安全方面,“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嚴格把關”。
該智囊機構表示,中國應該成立專門的外資投資調查與審議機構,對外資并購國有企業的“廣度與深度”進行宏觀調控。
報告中說:“要嚴格審核外資并購國有企業的重大個案與評估外資投資的影響,以防止外資投資帶來各種隱患?!?/P>
上述建議提出前不久,中國高層官員前所未有地召開了三天的閉門會議,解決在凱雷(Carlyle)試圖收購徐工(Xugong)問題上出現的官僚政治僵局。凱雷是一家美國私人股權公司,而徐工則是一家中國國有建筑設備公司。
投資研究所的一位高級研究員強調,呼吁成立專門機構對外資收購進行審查——這是發表在官方媒體《中國證券報》上一篇“權威報告”的部分內容——并不代表發改委的觀點。
然而,中國發改委對未來幾年外國投資的規劃中,確實包括一項呼吁,即對涉及“敏感行業關鍵企業”的外資收購進行更嚴格的調查和監督。
如果上述設立新機構的呼吁得到采納,對有意涉足中國諸多工業領域的外國企業而言,那將會成為一個新的令人畏縮的障礙。外企有意涉足的那些工業領域目前仍由國有企業所主宰。
負責國際貿易的美國商務部副部長雷文凱(FrankLavin)本周警告稱,就在中國為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而承諾的市場開放舉措即將完成之際,它面臨滑向經濟民族主義的危險。
如果人們感覺到中國政府正將外國企業拒之門外,可能會加劇因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急劇擴大而導致的摩擦。
一些自由派經濟學家同時擔心,在這個經濟體中,對于私營和外國企業影響力擴大的保守及民族主義抵觸情緒,將威及中國更廣泛的改革進程。不過,中國政府仍堅稱,將致力于進一步的開放。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