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份新型混凝土攪拌車在大柳塔煤礦試用以來,不僅單次運輸混凝土的量大大增加,而且還實現了邊攪拌邊運輸的功能,有效解決了以往工程自卸車在運輸過程中混凝土易凝結、分層的問題,提高了路面硬化質量,緩解了礦井輔助運輸的管理壓力,成為了井下工程材料運輸的有力武器。為進一步優化完善混凝土攪拌車的使用性能,充分發揮設備潛能,近日,大柳塔煤礦針對車輛運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結合井下生產實際對車輛進行了改進和完善。
安裝電子眼 行車更安全
之前該車駕駛室窗戶設置較少,導致司機駕駛時視野不開闊,視覺盲區較大,存在安全隱患。針對這一情況,礦里在駕駛室的后側和右側分別增設了窗戶,并加大了前擋風玻璃的面積。同時在車內安裝了倒車雷達和倒車影像,司機可以在駕駛室內清楚地觀察到車輛后方的情況,避免了司機駕駛時的視覺盲區和倒車時存在的安全隱患,保證了安全駕駛。
“硬座”變“軟座” 駕駛更舒適
改造前該車駕駛室內的座椅為彈簧式可調節座椅,司機駕駛時遇顛簸路面,座椅就會跟著車輛一起上下晃動,司機的頭經常觸碰到駕駛室頂棚,容易造成人身傷害。為了消除這一安全隱患,礦里將駕駛座椅由可調節改為固定,并將頂棚上移6公分,這樣一來司機無論是停車還是行車,頭部都不會再碰到頂棚,駕駛變得更舒適也更安全了。
增添防護罩 灑料不再有
以前,該車在井下運輸混凝土時由于料斗和罐體之間空隙太大,容易發生灑料現象,不僅不利于井下文明生產,也造成了浪費。礦里在料斗和罐體之間新增加了可調節的防護罩,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節料斗和罐體之間的距離,使兩者之間聯系更為緊密,解決了灑料問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