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部專門關于農業機械化的法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實施10年來,中央財政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累計超過1200億元,我國農機裝備水平、農機作業水平、農機社會化服務、農機工業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發展。2014年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1%,比2004年提高27個百分點,農業生產方式進入了機械作業為主的新階段。這是筆者從日前舉行的《農業機械化促進法》實施十周年座談會上獲悉的。
據介紹,目前全國農機作業服務專業戶超過530萬個,農機合作社等各類服務組織超過170萬個。農機社會化服務已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突出亮點,緩解了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對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促進了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座談會上表示,農業機械化的快速發展,為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堅實的物質支撐。農業部門將加快推廣先進適用農機化裝備和技術,力爭到2020年,將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提高到70%,糧食生產主要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