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相關人士透露,包括鋼鐵物流在內的我國物流業增速一路放緩,進入深度調整期。大宗商品流通方式亟待瞄準平臺經濟方向進行創新轉型。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提供給第八屆中國鋼鐵物流合作論壇的材料,在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后,我國物流業增速自2012年以來一路放緩,2014年全年社會物流總額和物流業增加值分別只增長8%至9%。鋼鐵物流和流通業市場需求持續萎縮,大批企業退出市場,企業盈利難度加大。不過,隨著高風險融資業務的清退,鋼鐵流通業正在回歸交易的本質,與上下游產業間的聯動融合正在深入。
行業的低谷也在催生新的流通模式。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主任虞鋼認為,今后的鋼鐵產業,不在于簡單制造生產、銷售產品,而在于向服務化轉型,這是大勢所趨。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的調查數據,我國鋼鐵行業的物流成本與銷售額的比重為11.1%,這一指標高于全部行業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高于日本同行業5.6個百分點。我國大宗商品流通效率偏低,流通成本偏高。
平臺經濟已成為當下國內大宗商品流通方式創新的基本抓手。相關專家認為,在這個創新轉型過程中,不是簡單地發展包括鋼鐵在內的大宗商品電商平臺,而是要促使電商平臺向市場平臺和物流、信用平臺轉變。目前,大多數大宗商品平臺屬于純粹的電子商務服務商,僅僅是為匹配商品供給信息和需求信息提供了便利,平臺的作用未得到充分發揮。
今后,在信息平臺的基礎上,應進一步集聚商品交易、物流組織等多項功能,更重要的是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大宗商品流通的動態可視化,打造基于平臺經濟的全過程信用網絡體系,保障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高效運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