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陜西西安一直是我國裝備制造的重要產業基地之一。在新的歷史時期,西安高新區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已經形成龍頭引領及產業示范帶動作用,極大地增強了西安裝備制造產業在全國的產業競爭力。
占據工業4.0時代制高點
西安高新區充分發揮科教資源集聚的優勢,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發展特色高新技術產業,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速超過30%。西安高新區的強勁發展有力帶動了地方產業結構的調整,成為陜西和西安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成為國家級高新區發展的一面旗幟,走出了一條內陸高新區依托自主創新實現跨越發展的成功之路。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緊抓絲綢之路經濟帶和向西開放的國家戰略,緊抓全球產業布局調整的重大機遇,特色高新技術產業實現跨越發展,形成了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裝備制造為主導,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材料和科技服務業多元支撐的發展格局,成為我國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基地。
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已經形成了汽車制造、能源裝備、特種裝備的研發與制造產業鏈,在工業4.0時代占據制高點。汽車龍頭企業比亞迪和法士特已經成為我國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示范,比亞迪年產1.5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生產線已正式投用,法士特部分自主創新產品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型汽車變速箱全球市場占有率超過70%。能源裝備與技術服務業是高新技術提升傳統能源產業的典型代表,聚集了西電集團、中石油測井、通源石油等十余家知名上市公司,成為我國能源技術服務領域實力最強的區域,2014年總產值達到1300億元?!瓣児哪J健背蔀槲覈a制造型向制造服務型轉型的典范,2014年服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超過了50%。3D打印技術成為改變制造方式的重要手段,鉑力特已成為全球技術領先的金屬增材制造技術全套解決方案提供商。
創新是企業文化的靈魂。法士特在發展中樹立“生產一代、試制一代、研發一代、構思一代”的產品升級換代理念,先后投入技改研發資金數十億元搭建創新平臺,建成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專業化智能生產線等先進水平的研發制造基地。同時,法士特積極參與國際先進制造業分工,通過與德國威伯克、美國卡特彼勒等跨國公司合作,推進企業在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管理等方面全面與世界標準接軌,全面滿足國內外用戶個性化需求。
法士特在發展中著力進行技術創新的同時,還與國際著名跨國企業合作,進行技術研發與生產。當前,法士特與美國卡特彼勒在西安高新區合資成立的西安雙特智能傳動有限公司項目已經投產。該項目完全達產后可形成年產12萬臺重型AT變速器和150萬只工程機械零件出口的生產能力,實現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2014年,法士特與伊頓車輛集團在高新區投資設立中外合資公司———法士特伊頓(西安)動力傳動系統有限責任公司。項目總投資1 億元人民幣,達產后可形成年產50萬套離合器以及20萬套離合器相關零部件的綜合能力,實現年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人民幣。
打造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在西安高新區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是因為,汽車產業已經成了高新區的支柱產業。
曾幾何時,“發展汽車產業,是西安高新區人揮之不去的情結!”這是《西安高新區汽車產業發展宣言》中向世人宣稱的。西安高新區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已成為西安高新區發展迅猛、最具增長潛力的支柱產業。
從2003年比亞迪汽車落戶,拉開高新區汽車產業高速發展的帷幕。西安高新區已經形成了以比亞迪、法士特、歐舒特等企業為主體,以汽車整車制造為龍頭,以動力總成、控制系統、底盤、關鍵零部件、汽車服務為主的配套體系,聚集了數百億計的汽車產業產能,占陜西汽車產能的絕大部分份額,已經初步形成了在西北地區的中心地位。
比亞迪汽車進駐高新區以來,已累計完成產銷轎車超過200萬輛,實現工業總產值1000多億元。2014年9月比亞迪西安新能源汽車生產線正式投產,一期項目投產后將形成20萬輛節能轎車,10萬輛新能源轎車的生產規模,實現工業總產值250億元以上,解決就業約2萬人。去年全年,比亞迪插電式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秦”產銷達15000輛,成為同類車型全國銷量冠軍。
如果說西安高新區的汽車產業基礎是土壤的話,那么,西安新能源汽車試點城市的獲批,則是西安高新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春風。為了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速產業轉型升級,西安高新區近年來不斷出臺政策,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以充電基礎設施完善促推廣應用,以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產業發展。2014年起,高新區將投入1000萬元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全力打造西部低碳環保產業發展的先行區。
當前,三星SDl項目正在進行快速建設。三星SDl是三星集團在電子領域的附屬企業,在鋰離子二次電池領域具備世界領先的生產技術及制造競爭力,目前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三星SDI正在為寶馬、克萊斯勒等全球著名汽車廠商提供電動汽車電池。作為鋰離子電池技術世界領軍企業,三星SDl將與安慶環新集團、西安高科集團合作,分多個階段完成約6億美元的投資,在高新區建設在韓國本土以外的第一家汽車動力電池工廠,生產電池芯、電池模塊和電池包。據悉,該項目建成后每年能為4萬輛以上純電動汽車供應電池,計劃在2020年銷售額突破10億美元。
可以說,這些高端產業項目的建設與投產,將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使西安高新區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要基地。
制造服務業助力產業升級
陜鼓動力是西安高新區生產制造型企業轉型的典型,當初企業只是單純的環保風機裝備制造商,在市場中并不具有太大優勢。但是該公司借助市場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優勢,開始全力推進“兩個轉變”,即從單一產品供應商向能量轉換系統領域的解決方案商和服務商轉變,從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資本運作轉變。從2002年起,陜鼓動力陸續放棄了包括設備維修、鑄造、鉚焊等十余項業務,并由原來的8個生產車間、3個輔助車間縮減成為2個生產車間。同時,瞄準客戶、市場所需要的環節,加強高端價值鏈建設,相繼組建了產品服務中心、工程成套中心、自動化中心、氣體事業部和污水處理事業部等部門,全力開拓新的市場和領域。當企業轉型為集設計、制造、解決方案、售后、維修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商之后,就迅速成為行業中最具競爭力的企業,而“制造”反而成為企業中直接收入所占份額最少的部分,現在企業70%的利潤來源于系統解決方案,傳統的機械制造只占到30%。
目前,在西安高新區入駐企業里,越來越多的和陜鼓動力情況相同高端裝備制造企業,不再僅限于提供單一產品,而是逐步轉型為能夠提供包括產品的維修研發、信息技術服務、工業設計等在內的生產型服務企業。創新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對生產型服務企業能夠向產業鏈的兩端即研發與營銷方向發展,從而獲得持續的競爭優勢起著決定性作用。如陜鼓動力等一批企業已經實現由單一生產向綜合服務方式的轉變,由價值鏈中低端向價值鏈高端轉變,推動工業企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西安旌旗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最初只是制造傳統水電氣計量表的一家小型科技公司,但是近來,公司依靠強大的基礎創新能力,先后開發出了“預付費一卡通綜合解決方案”、“遠程自動抄表系統方案”、“電力線載波自動抄表系統”等系統解決方案,并成功被市場所采用,使得旌旗電子一躍成為我國智能化計量企業5強之一,以及國內外知名的水、電、氣、熱綜合公用智能化計量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目前,旌旗電子開發的系統方案,已經占到了公司銷售收入的30%以上,而且還在迅速增長當中。
西安高新區高端裝備企業在提升創新力,發展制造服務的同時,還積極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今年1月23日,陜鼓動力以13.39億捷克克朗(不含凈現金及其他調整項,約合人民幣3.6億元)的支付對價購買捷克EKOL公司100%的股權。陜鼓動力稱,此次收購資產可以與公司既有的汽輪機技術形成互補,有利于公司向客戶提供更優化的工業壓縮機+驅動汽輪機的綜合解決方案,鞏固行業龍頭地位,且有利于公司多元化市場的拓展。借助EKOL海外銷售渠道與海外EPC工程的經驗,提升與強化公司在海外市場的開發能力,以及在全球新興市場拓展包括生物質發電在內的分布式清潔能源工程市場。
憑借先進的制造研發水平,法士特國際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法士特集團在泰國設立了法士特汽車傳動(泰國)有限公司,開創了企業全球化、多元化、高端化發展新局面。法士特與殼牌公司聯手推出的變速器專用潤滑油以其優異的品質進一步提高了變速器使用壽命,贏得用戶市場廣泛好評,已成為專用潤滑油市場上一枝新秀。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