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又到了謀劃部署新一年證券期貨工作的時刻。展望承上啟下的2010年,資本市場改革創新令我們滿懷希望。
回望2009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提出的五個“更加突出”的總體要求,其中就包括“更加突出改革創新力度”。經過各方努力,醞釀準備了十年之久的創業板正式創立,新股發行制度改革取得重大進展。2010年的證券期貨監管工作將承接2009年的良好勢頭,繼續在改革、創新、發展方面取得新的進展,更好地為經濟全局服務。
1月11日,溫家寶總理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指出,“2010年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關鍵之年?!弊鳛閲窠洕匾M成部分的資本市場,惟有通過改革創新才能更好地服務大局、迸發活力,也才能實現自身的更好更快發展。所以,2010年也是資本市場發展和改革的“關鍵一年”。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群體已基本涵蓋了主要行業,其中不乏龍頭企業,資本市場與國民經濟的關聯度、互動度日益提高。宏觀經濟景氣度變化已經能夠在股市運行中得到比較充分的反映。
近6年多來,管理層在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治理整頓證券公司、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完善市場法制建設等方面,不斷圍繞增強市場信心和完善體制機制建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強化了市場主體抗風險能力,夯實了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內在基礎。特別是實施股權分置改革,根本性革除了阻礙市場發展的體制性痼疾,推動資本市場市場化改革向前邁進了一大步。與此同時,全社會對資本市場重要作用的認同明顯提高,各方合力推進金融市場建設的態勢逐步形成。
改革激發市場活力,新的市場催生進一步的改革。在今天全流通的市場條件下,市場運行機制和各市場主體的行為方式發生深刻變化,利益格局更加復雜。各界對資本市場體制機制改革的預期日益強烈。通過推出結構性產品平抑供需變化,平衡利益格局變化,是我國“新興加轉軌”的資本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訴求。
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09年12月指出,要“積極穩妥的推進市場的改革創新,充分發揮市場功能,加強和改進市場監管,更好的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全局”。為2010年資本市場工作定下基調,改革既要積極又要穩妥,市場化方向不可動搖。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積極擴大直接融資,引導和規范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要求。這也預示著資本市場改革面臨更多挑戰和機遇,因為無論“引導”還是“規范”,都需要改革創新。
1月8日,證監會公布,國務院已原則同意開展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試點和推出股指期貨品種;1月12日,中國證監會批準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進行股指期貨交易。新一階段的市場創新拉開了大幕。
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這兩個結構性產品醞釀已久,已基本完成了必要的準備工作。在創業板平穩推出之后即公告試點規劃,顯示出監管層大力推動改革創新的魄力。
長期以來,監管層在維護資本市場穩定健康運行上下了很大功夫,并且收到積極成效。為進一步增強市場內在穩定機制,必須在基礎性制度建設方面有所突破,必須在市場機制建設方面有所創新。
我們相信,經過各方協力配合,共同推動,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能夠平穩推出,從而開啟資本市場改革創新的新航程。隨著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入,資本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擴大民間投資、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推動自主創新過程中,還將擔當重任,大展宏圖。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