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基于何種目的,工程機械的污染管控與動力能源轉型都屬搭弓之箭。
大部分工程機械設備都處于無人監管狀態。老舊設備一直盤桓在施工一線,對環境與設備正常更迭皆造成壓力和隱患。為切實打贏藍天保衛戰,加強市場監管,加速老舊的低階排放標準設備退出市場。
環保形勢升級
工程機械機主處境艱難
今年兩會,關于《加快淘汰老舊工程機械》的新政,各工程機械企業心照不宣,紛紛呼吁:工程機械必須強制上牌和報廢!
……
一年之內,國家出臺多項政策
背后是對工程機械市場嚴控
政策之外,對于高排放設備的懲治力度的加強是2018年重要的特色之一。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等高污染排放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成為重要的治理對象;針對正在服役的無牌、無照的大型工程機械設備,將面臨3萬元的罰款;
北京某綠化公司1臺型號為R60-7的液壓式挖掘機,其排放煙度值為2.821m-1,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處以罰款五萬元整!
北京成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所存放的三臺挖掘機因在使用中有明顯可視煙度,處每臺五千元,共計罰款1.5萬元。
山東菏澤一挖機老板,收到了一張告知書(被貼條了)...針對正在服役的無牌、無照的大型工程機械設備,或將面臨3萬元的罰款!
……
如此嚴苛的管控,工程機械機主或逃無可逃,有些人可會為小機主或小租賃商哀嘆,哀其不幸。
工程機械行業環保形式再升級,力度之強為工程機械小機主和小租賃商造成實質性的打擊。老舊非道路機械強制報廢、高排放設備將被洗牌、處罰力度再度升級成為工程機械一線機友“懸在頭頂的刀”,稍有不慎,便會迎來高額的懲罰。
2018年6月27日,正式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各省市各相關單位紛紛落實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實施意見,工程機械行業作為“污染大戶”首當其沖。受此影響,2018年,工程機械環保趨勢變得更高調更急迫。
于是工程機械市場上出現一種怪相。一面環保攻堅戰的新政策如繽紛落英紛紛出臺,另一面,政策影響而受到懲罰的高排放設備原來越多,力度越來越大。
但在我們看來,市場的自主運作,總也不避免趨利性與偏好性,行業出現不均衡與無序無規的市場局面是必然。對當前環控局面,政府出手嚴控,或造成陣痛,但對于重塑行業秩序,環境、資源可持續發展以及對標國際一流技術和發展標準,無疑是最有效的途徑之一。這一切都預示著一場重大的結構性變革。
2019“國四”上臺
或不能一帆風順
按照國家統一規劃,非道路工程機械四階段排放標準的出臺及實施,或可成為工程機械市場巨大環保壓力下的出口亦是生死線。國四之下,清庫存,升技術,更渠道都化為迫在眉睫的壓力轉嫁機友,生產商和經銷商。如何在不足兩年時間之內讓市場為國四讓路,現實阻力重重。順利執行國四,還有諸多難點需要解決。
自2020年1月1日起,凡不滿足該四階段標準要求的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不得生產、進口、銷售和投入使用。按照2017年工程機械保有量約為720萬臺,其中主要集中在國三及國三以下計算,首當其沖,如何“安置”國四之下廣大的設備存量會成為第一個市場難題。
伴隨國三標準及以下的工程機械報廢時間提上日程,大批量工程機械設備面臨被淘汰、強制報廢的情形或成為最后的歸途。
實則強制報廢一途路險且艱。如何能在執行中不造成市場混亂且不傷害市場積極性很難保證。低于國三標準的機械設備面臨淘汰,買方市場承受產能過剩和產能落后帶來的惡果,國三機主的生存變得異常艱難,諸多機主面臨還沒“摸熟”,就到了“淘汰換機”的階段!
同時,市場符合環保要求的二手工程機械存量將大大減少,經營商將因為貨源緊張而面臨生存風險,二手工程機械市場競爭也將激烈。中小租賃企業、個體租賃戶因為承擔風險能力有限面臨退出市場的風險。如此,買方市場承受巨大經濟壓力,政策落地執行阻力不小。
同時,產品一旦流入市場,甚至流入偏遠地域,不但流向難以把控,其政策執行力度也會受到各類條件的限制,監管,報廢都將成為極大的難點。
綠色環保
滿足國四標準的產品正在路上
環保這把大刀之下,一片戰戰兢兢。工程機械機主麻煩之大,二手市場最后的瘋狂,內燃機行業抱團取暖,尋求突破,其都不是偶然現象。他們表現出的是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當前的一個基本缺陷,這個缺陷與技術和理念相關,所以脫胎于當前的技術和理念的市場表現的高歌猛進。
“你不進步,不改革,不變革,結果就是出局和被淘汰?!痹趧偨Y束的2018世界內燃機大會上,中國內燃機學會名譽理事長何光遠如是說道。buamaCHINA2018,面對環保升級帶來對整個行業發動機更新換代的巨大需求,發動機企業落子率先做出行動,爭搶環保升級帶來的紅利,展出了一系列滿足非道路國四標準的發動機。
一批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集中呈現,預示著未來工程機械關于綠色環保、關于智能化的技術變革大勢來臨。
環保一事在乎誠,在乎長久,其影響不在一城一地,不一時一刻。工程機械企業以高標要求自身,越能盡快認清國家和地方的環保政策,認清行業走勢,積極尋求技術再發展,產業再升級,越是能夠提升自己抗風險的能力,方能長久立于不敗之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