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發展走勢一直備受關注,近期經濟放緩是自然的增速放緩還是衰退的前兆,引來一片熱議。許多經濟專家普遍認為,世界經濟危機尚未消散,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將長期存在,因此國家在政策層面的宏觀調控政策保持穩定尤為重要。
在中國經濟論壇(2010)上,與會專家認為,世界經濟危機對中國經濟影響必然在一定時期內存在。因此,宏觀調控政策維穩更顯重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李揚的發言并沒有按照預定的中國宏觀經濟題目演講,而是借他山之石,分析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他認為,歐債危機是一次百年不遇的危機,絕不會很快過去。樂觀估計,還有三年時間。
李揚坦言,歐債危機對中國的影響現在還不太容易估計,就好像美國當時發生的次貸危機一樣。但是,現在能夠看得出來的是,我國對外貿易已經受到影響。另外,投資也在下降,盡管國內的消費在增長,但無法取代出口和投資的地位。
因此,李揚認為,歐債危機對中國的影響,加上國內經濟結構扭曲的情況沒有根本扭轉,中國經濟的波動恐怕是不可避免的。面對這樣一種狀況,我們恐怕還是要瞻前顧后,特別需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我們要進行政策調控,不能使其暴漲暴跌。
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認為,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實際上不是衰退,是下一個周期的延續。
他特別談到經濟發展速度過高的問題,認為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有一個好處,不要給世界一個預期,中國經濟會無休止地以每年10%的速度加速增長,這樣,有利于降低我國經濟增長的成本。
他堅信,中國經濟現在處于合理的、有效的增長速度放緩的小周期當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把控,還會繼續延續第四個長波,加大實現第四個中國的上升增長期,中國的經濟應當在“十二五”表現得比較好。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