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一大批產能低、技術裝備落后的小煤礦被關閉,擁有先進生產力的大集團、大公司相繼成立,隨之帶來的大規模礦井技術改造升級,為我國煤機制造業行業發展帶來了春天。專家指出,我國煤機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與國外煤炭機械制造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但同時仍存在重點裝備國產化不足、基礎加工手段落后等四大因素掣肘行業升級。
煤機業發展成效顯著“黃金發展期”帶來行業升級
近年來,我國煤機裝備制造業發展明顯加快,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水平顯著提高,開發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裝備,部分產品技術水平躍居世界前列,加速了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的進程。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理事長許亞雄等專家認為,煤炭工業的發展給煤機制造業帶來了發展機遇,未來若干年煤機制造仍將保持增長態勢。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我國煤機制造行業的總產量也位居世界首位。據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虹介紹,2009年,全國累計生產原煤30.5億噸,同比增長8.8%;煤機行業122家重點企業完成總產量258.3萬噸,增長21.7%;工業總產值693.17億元,增長19.54%。
在國家大力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政策背景下,受市場需求持續旺盛、煤礦結構調整以及國家實施大集團、大基地戰略等積極因素驅動,我國煤機制造業將會維持快速發展態勢,并有望迎來行業升級。
首先,煤炭資源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約占60%,在相當長時間內仍是我國能源消費的主要部分。目前,我國煤炭產量相對緊張,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許亞雄說,今年我國煤炭產量將超過31億噸,預計以后若干年都在33億噸左右。煤炭市場需求持續旺盛,將進一步拉動煤炭生產總量擴大,與此同時,對礦山機械的需求也將持續增加。
其次,從煤礦結構調整看,煤礦兼并重組將進一步加大對高端煤機設備的需求。據統計,2005年以來,全國累計關閉了8000多個小煤礦,到今年年底,小煤礦生產能力將由2005年的10.8億噸,壓減到7億噸以內。隨著小煤礦整頓力度不斷加大,成本低、效率低、自動化程度低的小型采煤機將逐漸失去市場,重組后的煤炭企業將對大型成套采煤設備有更高的需求,因此,高端煤機產品需求量將會猛增。
第三,在國家實施大集團、大基地戰略的背景下,煤機裝備將進一步向重型化、大型化、強力化、大功率和機電一體化方向發展。據許亞雄介紹,根據煤炭工業發展“十一五”規劃,重點建設10個千萬噸級的現代化露天煤礦、10個千萬噸級的安全高效現代化礦井;形成6-8個億噸和8-10個五千萬噸級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覆蓋總產量的50%以上;規劃期內重點建設的13+1個大型煤炭基地,2010年產量將達到22 .4億噸,占規劃產量的86%。大型煤礦采掘機械化程度達到95%,中型煤礦達到80%以上,小型煤礦機械化、半機械化程度達到40%。預計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會進一步要求煤機裝備系列配套并進一步提高煤機裝備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
此外,根據節能減排、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全國將建設或改造一批選煤廠、型煤廠、配煤廠,這也會增加對相關煤機制造設備的需求。
四大因素掣肘行業發展自主創新能力亟待加強
經過近十年的聯合、兼并和重組,西方發達國家煤機市場中形成了占據壟斷地位的比塞洛斯國際公司(DBT)和久益采礦設備有限公司(JOY)。其發展有如下顯著特點:裝備技術性能成熟,可靠性高、耐用性高;裝備系列配套,機械化程度高;裝備自動化程度高。
同煤集團董事長吳永平表示,我國的煤機裝備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了品種齊全的產品系列,各種設備的生產企業遍布全國各地。但產品的競爭優勢主要在于價格,總體技術含量與國際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