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完成資產重組預案編制,集團絕大部分優質資產將進入上市公司。根據最新公告,公司已確定擬收購資產的范圍,主要包括徐重、徐工機械進出口公司、徐州徐工專用車輛有限公司、徐州徐工液壓件有限公司、徐州徐工隨車起重機有限公司、徐州徐工特種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等企業的股權及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試驗研究中心相關資產和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擁有的相關注冊商標所有權。收購資產范圍超過原市場預期,再考慮到新收購的重卡業務,以及未來的發動機業務,徐工科技將成為業務線最全的工程機械上市公司。并且,新公司收入規模也將超越現有的中聯、三一兩大工程機械巨頭,成為中國工程機械第一股。
●收購的資產主要盈利來自徐州重型。徐重主要生產汽車起重機、履帶吊、消防車、泵車等臂架類產品。該公司2007 年實現銷售收入108 億,銷量超萬臺,利潤超過10 億,分別增長71%、42.8%和98%,成為中國主機制造企業中首家收入超百億的企業。主打產品汽車起重機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分別達到55%和25%,國內出口占有率超80%。由于主打產品汽車起重機受宏觀調控影響較小,且出口增長迅速,2008 年上半年徐重仍保持高速增長。該公司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7800 臺,收入87 億元,同比增長51.42%和58%,實現利潤9.3 億元增長了68%,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輪式起重機銷售收入和銷量分別比行業增幅高出13.2%和11.8%,國內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提升到60%;履帶起重機銷量、收入分別增長221%、230%,市場份額第三位躍居行業第一;海外市場銷售1377 臺,實現收入18.5 億元,占總收入的21%,同比雙增50%,占到國內同類產品出口比重79.35%,并全面進入技術門檻最高的歐盟市場。徐重今年的收入規劃是150億,同比增速近50%,從目前的勢頭看,完成的可能性較大。
●前期出售進出口公司20%股權是為了理順股權關系。公司前期公告以1.577億元向集團出售進出口公司20%股權,當時頗令市場費解,現在看當主要是為了理順股權關系,便于進行資產注入,同時也為收購春蘭汽車提供資金。進出口公司是集團的另外一塊優質資產,2007 年凈利潤3387 萬,凈資產9280 元。這次收購也是上市公司獲得了1.51 億元的非經常收益,相當于給上市公司增厚了0.21 元的EPS,使其盈利狀況大大改觀。
●徐工機械主要盈利資產都進入上市公司,徐工集團也有資產注入。徐工機械(上市公司徐工科技的母公司)持有徐州重型(持有徐工科技5.98%的股份)90%的股份,持有進出口公司100%的股權,直接及通過徐重間接持有上市公司徐工科技33.72%的股權。該公司2007 年收入118 億,凈利潤10.32 億,凈資產 34.19 億,除了徐重外其他業務有10 個億左右的收入。此外,根據公開信息,屬于集團的徐工液壓件公司、徐工隨車起重機公司、徐工徐特等公司此次也將注入到上市公司,預計實際注入上市公司業務07 年的凈利潤在12 個億左右,考慮到今年的增長可望接近18 個億。 收購后上市公司業務將覆蓋起重機(汽車、履帶、隨車)、混凝土機械、鏟土機械、路面機械、小型工程機械等領域,成為業務板塊最全的工程機械上市公司。
●收購春蘭進入重型卡車生產領域。此舉也是完善產品鏈的重要一步,國際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特雷克斯、沃爾沃都有非常強大的重型卡車業務,公司此舉應該是想利用現有的客戶及渠道優勢打入這一市場。春蘭目前擁有4?、6?、6?、8?、8? 等五個系列的中重型卡車產品,整備重量12 至31 噸,每個系列中幾乎都包含了廂式、倉柵、貨車、自卸、牽引等整車和底盤。公司收購后將可以以該平臺整合所有品種的底盤業務,并利用周邊礦業需求迅速切入礦用領域。
●對于此次資產重組時機選擇及動機市場有頗多猜測。前期盛傳的凱雷收購或上汽入股仍無法確認,但兩個方面似乎都未有新的進展。從時機選擇上看,目前工程機械行業能接受的估值水平08 年動態市盈率在15 倍以下,并且市場融資難度較大,此時顯然不是很好的時機。所以我們預計重組是政府自上到下的推動可能性較大。
●目前收購的草案雖未確定,但由于有大量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業績大幅改善,形成重大利好。從總市值角度看,收購后新公司08 年18 個億左右的利潤,市值可望達到234-270 億左右,而徐工科技停牌時市值只有80 億。從我們做的三種最可能的假設看,注入后最終的目標股價初步可定在22 元左右。資產重組對徐工科技盈利的確切影響還需在草案出臺后詳細測算。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