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偉大企業的成長歷程中,某些關鍵時刻的肯定往往會比危難時刻的幫助,還顯珍貴。
這一次,從個人到企業,從“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到“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同樣是關于創新,對于三一這樣一個民營企業來說,這種來自國家的肯定,實為不易。它的珍貴之處在于,在一個缺乏創業理想的時代,它讓一個理想者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在一個缺乏創新勇氣的時代,它讓一個勇敢者更加執著地走下去。
創業需要理想,創新需要勇氣。如果放在十幾年前,恐怕沒有人想到,在這樣一個“創新都讓國外搞完了,我們還搞什么” 的傳統產業中,三一懷抱著“品質改變世界”、“產業報國”的理想,硬生生走出了一條通過自主創新實現技術跨越、進口替代的路。而且,在今天看來,我們勇敢開創的這條自主創新之路,雖然艱辛,卻如此成功、如此叫好。
有人說,理想者往往會特別勇敢。是的,回首十幾年的創新之路,三一人沒在國外壟斷中讓步,沒在技術難題前退縮。有難題,我們想辦法,攻克它;有壟斷,我們不服輸,打破它。就這樣,一種舍我其誰的巨大勇氣讓三一的付出沒有白費:從三級配混凝土輸送泵到微泡瀝青水泥砂漿車、從國產首臺37米泵車到千噸級全地面起重機……一個個世界首創、一次次打破壟斷,一條“放眼天下,無與倫比”的創新之路,已在眼前。
缺乏勇氣者也有自己的生存邏輯:別人做成了,跟著做同樣能掙錢;別人如果沒做成,你又何必去冒險。但在三一,有這樣一個細節,那就是禁止說“國外也是這么做的”和“國外還沒這么做過”,意即國外是這么做的,并不代表是最好的;國外沒這么做,并不代表我們不能做。三一的邏輯是:反對模仿與追隨,鼓勵學習與創新,在別人不敢想的地方,敢于想;在別人不敢做的地方,敢于做。
然而,對于三一人來說,勇往直前,敢于創新更是完成“世界級企業”歷史使命的不二選擇。這需要我們打破思維慣性,消除對常規研發思路的依賴,更需要我們拿出具有想象力,能從靈魂深處打動消費者的世界級創新產品。
同時,對于這個時代來說,更需要創新的勇氣。21世紀已經過去十年,下一個十年,對三一來講,顯然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機遇期。能不能拿出具有突破性的創新成果,考驗著三一的智慧與勇氣。
在人人都提創新的年代,多的是空有創新抱負而不敢嘗試者,在大家都膽怯的時候,無畏者邁出的一小步往往就是成就明天的一大步。繼往開來,只要我們繼續保持創業者的豪情、創新者的勇氣,我們沒有理由懷疑,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執著于創新的三一必定會在創新變革的前沿取得非凡的成就。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