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服務業或成消費主推手
就目前而言,啟動內需還需要創造必要的條件:如擴大社會消費品零售,大力拓展服務業,增加居民收入,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和消費習慣等,而這些因素最終將成為消費的推手。
在擴大消費品零售方面,信息化在推動企業營銷模式,經營模式方面大有可為。一方面,信息化可以適應消費結構升級需要,提高相關產業服務水平,培育消費熱點。另一方面,信息化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能夠適應未來消費趨勢變化。
就社會消費而言,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餐飲、音樂、圖書、旅游、健身、新媒體、心理咨詢等全方位的服務需求不斷增加,一些適應新的消費需求的服務業也開始加速發展,對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質量、拉動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機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可以挖掘出擴大國內需求新的增長點。在政策層面上,工信部副部長蘇波3月26日透露,今后5年工信部將圍繞編制專項規劃、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完善產業鏈條、完善技術標準和行業準入、推動市場化應用、引導地方規劃等六大方面,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此外,促進消費不僅是消費服務領域的問題,也涉及到收入的改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產品質量安全,通過這些進一步增強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因此,安全的消費、收入增長也是擴大消費的基礎條件。
信息領域所衍生出的諸多新應用,本身就是催生新消費、形成新市場的有力推手。
在擴大消費的背景下,可以預期物聯網、電子商務、電子支付、物流、信息服務等新型服務業,與社會消費相關的領域將獲得重大利好已是毋庸置疑。
擴大內需仍需政策明確導向
擴大消費需求,改善民生,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用戰略的眼光,著眼于當前的實際,提出全方位的新思路和新舉措。合理引導消費,是擴大消費需求、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在消費的相關領域仍存在諸多掣肘。
近年來,電子商務的崛起成了帶動國民消費的新增長點?!?010年度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0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達到4.5萬億元,報告預測,在未來兩年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模有望突破10萬億元,將占到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5%以上。
然而,受到物流、支付安全發展滯后的影響,電子商務一再被拖了后腿。就電子商務而言,如果物流瓶頸得不到很好地解決,對消費的影響可想而知。
同樣的,電子支付安全也需要政策來保障。盡管第三方支付牌照樓梯響動了很久,但至今仍未下發。
此外,在新興的物聯網方面也出現“虛火”過旺的癥狀,一哄而上的野蠻生長使產業得不到規范,這些都需要政策上給出更明確的規定和扶持。
要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就必須要有明確的消費需求戰略,清晰的產業鏈規劃路線。這都是由擴大內需與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內在聯系所決定的。深入分析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的互動關系,將擴大內需與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消費結構升級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的雙重功效。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