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77%~85%的稅,為期五年,中方指歐盟裁決不公
備受中歐業界關注的歐盟對華緊固件反傾銷一案,在歷時18個月的調查后,2月1日歐盟理事會公布了最終裁決,向中國緊固件出口企業征收77%~85%高稅,為期五年。業內專家表示,歐盟是中國緊固件出口的主要市場,約占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這將對中國緊固件企業帶來巨大損害。
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緊固件分會會長馮金堯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和協會的力量已難與歐盟的不公抗衡,希望中國政府能出面,在WTO框架下糾正歐盟的錯誤做法。而此前,中國商務部已代表中國政府和業界對歐盟的裁決表示強烈不滿,稱保留訴諸WTO的權利。
中方對歐盟裁決表示不滿
馮金堯在聽到歐盟的最終裁決后,表示對結果并不感到意外,這與之前歐盟披露的稅率沒有差別。而且從歐盟在立案、核查以及聽證會的表現看,歐盟無原則地保護本國產業的目的早已暴露無遺。
據他介紹,中國每年向歐盟出口大量的中低端緊固件產品,本來這是中國利用勞動力優勢,以國際分工對歐盟緊固件市場提供的一種重要補充。但是隨著歐盟保護主義的抬頭,2007年11月9日,由歐盟90多家企業支持的歐洲金屬緊固件生產商協會向歐盟提出對中國緊固件產品采取貿易懲罰措施,有企業指責中國企業的產品價格低于原材料價格,此項調查持續了近一年半的時間。這期間中方在歐盟召開了4次聽證會,分別為2008年2月、5月、9月和11月。除了進行抗辯,中國應訴企業也對緊固件進口商、分銷商和下游用戶等利益同盟進行了游說,對部分反傾銷委員會的成員也進行游說和爭取,還在歐盟總部召開了中外媒體見面會,說明情況,闡述中方的觀點。
中方企業認為,中國緊固件產品并未對歐盟的同行企業造成損害,因為歐盟企業生產的是高檔緊固件產品,比如汽車緊固件,是高強度的,而中國企業生產的是普通緊固件,屬中低檔,主要用于建筑和機械類產品上,雙方的貿易是一種補充。而來源于歐盟委員會的分析其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在調查針對的2003~2007年,歐盟同類生產企業的利潤翻了一番多,且產量、銷量、銷售額以及投資回報均呈上升趨勢,就業人數也增長了12%。
馮金堯專門介紹說,為了查清中國緊固件企業的原材料是否受國家補貼,歐盟還專程到中國核查了三家材料供應商,這在歐盟的反傾銷調查中是少有的。為了向歐盟官員詳細說明材料的采購過程,協會還陪同他們參觀了兩個材料市場,并演示企業如何通過網絡對比價格以及如何在材料市場采購?!肮賳T現場已經了解到真實的情況,但回到國內他們還是閉著眼睛說話?!闭劶按?,馮金堯感到非常氣憤。
歐盟裁決損害中國緊固件業
上海的一家應訴企業負責人對歐盟的做法表示難以理解,他告訴記者:“用于汽車的緊固件與用于普通家具上的緊固件完全不同,我們在書面抗辯和聽證會上陳述過多次,還請專業機構出具檢驗證明,可是歐盟卻依然指鹿為馬,將這兩個價格放在一起比較,硬給中國算出了70%多的稅率?!?/P>
不少中方企業還指出,歐盟認為接受調查的100多家中國企業沒有一家具有市場經濟地位,顯然不符合事實。更讓中方企業感到不滿的是,在向中國企業征收高稅率的同時,兩家在中國投資建廠的歐盟成員國企業卻獲得了零稅率?!斑@是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我們感到氣憤?!?/P>
此次中國應訴歐盟反傾銷的企業有上百家,如此高稅,中國企業將無法出口,由此而給中國緊固件產業、地方經濟、企業甚至員工造成的損失難以估量。
根據寧波某鎮向政府提交的報告顯示,僅該鎮因此就將有7000人失業。據有關人士估計,中國該行業及配套產業因此的失業人數將在50萬人以上。
記者從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了解到,歐盟國內的進口商,甚至是申訴的國內產業也對出現如此高的稅率表示吃驚,因為他們在市場上了解到的信息表明,中歐之間相同產品的差價并沒有如此之高。如果中國的緊固件產品無法出口到歐盟,歐盟內部也將為無法找到價廉物美的產品而發愁。
1月28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就歐盟最終決定對中國出口緊固件產品采取反傾銷措施發表談話。姚堅說,中國政府和業界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中方認為歐盟在該案立案、調查和裁決過程中存在諸多與WTO規則和歐盟反傾銷法不符的做法,裁決結果缺乏公正性和透明度,具有明顯的貿易保護傾向,極大地損害了中國緊固件企業的正當權利,中方將對該裁決進行研究和評估,保留訴諸WTO的權利。
短評
國內企業應加速轉型
全球金融危機和原材料價格的大幅波動,加之受歐盟對中國緊固件產品反傾銷的影響,中國緊固件行業目前的處境艱難。據業內專家介紹,全行業出口大幅下滑,行業目前有三分之一的企業已經關門,三分之一的企業處于半停產狀態,還有三分之一的企業在維持。
面對這樣嚴峻的形勢,企業紛紛尋找出路。專家指出,除了呼吁政府代表行業與企業上訴到WTO之外,必須加緊推動緊固件行業進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在開拓國外新興市場和國內市場的同時,大力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此次危機過后,將會有相當一批企業倒下,但也逼迫行業加速優化組合與產業升級的步伐。
眾所周知,國內的緊固件產業正處在從中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轉型的進程中,國內企業也正在致力于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科技含量,不斷改變企業的增長方式,并已有部分企業躋身國內高端市場。在此次危機中,那些規模較大,產品檔次較高的企業,抗風險的能力顯然較強。因此,擺在中國緊固件企業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加快產品結構的調整,包括開發高強度緊固件及各類非標異型件,發展組合螺釘及組合件、不銹鋼緊固件、IT產業微型螺釘、自鎖類緊固件、鈦合金緊固件、汽車專用緊固件及各種表面處理、化學涂履類緊固件,使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不斷升級,改變現在出口產品的增長方式,以增強國際競爭力,使中國的緊固件行業真正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雖然轉型并非易事,而且需要一個艱苦的過程。但在新形勢下,緊固件企業必須直面挑戰,只有在技術創新上取得新進展,產品檔次有一個大的提升,中國的緊固件行業才能持續健康地發展下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