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8日上午9時,鄭州市中牟縣鄭州國際物流園區內禮花繽紛,宇通重工·宇通環保新工業園區奠基儀式在此隆重舉行,這標志著宇通重工將踏入歷史性的新的發展階段。新工業園區規劃總占地面積兩千余畝,約為老廠區面積的4.4倍,全面建成后預計可實現年產30000臺的產能;按照總體規劃,到2020年銷售收入將突破200億元,其中環保產業將突破60億元。
百年大計 功在千秋
作為中國500強企業和河南省鄭州市的知名民族企業,宇通一直擔負并履行著壯大民族企業和帶動、影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職責。而宇通重工·宇通環保新工業園區的奠基和落成,必將成為其深入探尋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宇通重工自2003年企業改制以來,公司的年銷售收入增長速度保持在30%以上,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洗禮仍然可以穩妥前行,這一切有賴于全體員工努力拼搏,更得益于社會經濟保障、政府政策保駕護航、合作伙伴支持協作。公司在保證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始終不忘回饋社會,切實以履行社會責任為使命。
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部隊工程機械專業制造商,宇通重工為部隊配備高速推土機和高速裝載機等裝備數千臺,為國家的國防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以優良的品質贏得了軍方的高度贊譽。宇通重工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員工為中心”的經營管理理念,不斷壯大民族產業,引領行業發展方向,并通過與合作伙伴共贏,提高產品制造和服務水平,努力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進而造福社會,興旺企業,富裕員工,回饋社會。
員工·尊重
企業首要的社會責任是對員工負責,員工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主要承受者、重要傳遞者,企業行為只有首先感動員工,進而才能感動市場、感動社會。公司歷來將員工視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以員工為中心,一路篤行人性化管理,建設職業發展平臺,幫助員工成就人生理想,是宇通最重要的的核心經營管理理念。
關懷員工:宇通重工將企業文化凝聚為“家”文化,要求給予員工以及家屬由長及幼的家庭式關懷。生活補助,住房滿足,子女教育,醫療、養老等各種社會保險保障,完美詮釋“安居樂業”百年傳統。將“以員工為中心”的經營管理理念融入對宇通重工新廠區的規劃布局,消除一線工人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充分保證員工的職業健康和安全;注重綠化、美化,打造花園式工業城,努力構建讓每一位員工都能夠輕松工作并體現人生價值的工作環境。
富裕員工:自2003年企業改制以來,公司根據發展戰略及事業計劃,不斷提高職工的收入,讓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2011年年中,公司進一步完善薪酬體系與激勵機制,在公司各項事業計劃順利完成的前提下,加強各條分配線的薪酬與業績、勞動成果掛鉤,更大程度地調動了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成就員工:建立健全公司對員工的培訓體系。在此培訓機制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親自披掛上陣,各體系高層領銜倡導,全體員工積極參與,持之以恒地建設“學習型企業”。通過對員工不同層次的職業培訓,逐步提升員工的整體素質,全力支持那些希望在工作中得到自我實現、自我成長、富有激情的員工,為員工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和充分的發展空間。
供應商 客戶·協作共贏
2011年,宇通重工同時啟動和深入推行SCM供應鏈管理和CRM客戶關系管理項目,與上游供應商及下游客戶建立健全戰略同盟合作關系,相生相助,共贏發展,打造產業價值鏈協同優勢。供應鏈管理(SCM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是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執行供應鏈中從供應商到最終用戶的物流計劃和控制等職能。項目的實施和推廣將進一步改善供應鏈資金流轉速度,對公司的供應商管理而言,有利于進一步落實合同付款條款并實施自動付款項目,保障供應商貸款給付的及時性;對客戶管理而言,有利于全面貫徹“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戰略方針,并堅持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高標準的服務,鑄就最佳客戶體驗。
社會·共生
公司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注重與社會的和諧發展。通過增加新項目和投資,不斷擴大就業,并科學安排勞動力,創造了不減員而能增效的經驗;通過科技創新,注重節能減排的發展導向,實現公司與自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把慈善公益事業看做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實踐,持續開展多項社會公益獻愛心活動,并積極參與各項重大救災救濟活動。
對于責任,勇于承擔;對于明天,欣然面對;宇通重工將繼續以承載社會責任為己任,以不斷回報社會為追求,以工業園區的建設為新的發展契機,通過持續的產品和企業活動,與客戶、供應商、員工及當地社會一起,共同創造幸福的未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