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關汽車零部件行業的會議,卻聚齊了花旗、普華永道、安永、詩道芬、英特華等世界五大投資咨詢機構,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但在2009年3月27日,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貫徹‘走出去’戰略研討會”上,由于金融危機的蔓延,更由于會議的主題就是“走出去”,所以才有了五大機構在杭州蕭山的匯合。
從在西歐四國對中國商務代表團的追蹤,到親自出馬到中國現身說法,花旗與普華永道們可謂對經濟味道的嗅覺相當敏銳。
“金融危機當前,歐美許多汽車零部件企業正在積極處置他們的項目,一些企業已經進入到破產程序,正在不停地出售相關資產。中國企業此時收購具有戰略性意義?!睆钠囍饕a業國前線傳來的消息引起中國汽車零部件界的興趣。記者已經有所耳聞:國內一家很大的零部件集團近來一直密切關注著那些名氣很大的被破產保護的企業。
那么,收購就是把對方企業買下來就完事了嗎?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
收購技術可能比收購企業更有價值
“中國企業‘走出去’可分為兩大塊:一是進入對方市場,在國外建廠,尤其是進入一些新興國家的市場;二是收購核心技術及新的應用技術?!卑灿拦镜年愓式浝碚J為,“‘走出去’當然也不僅僅是收購,我們的產品出口也叫‘走出去’?!?/P>
顯然,在陳正仁的心目里,收購的核心內容應該是技術范疇。
英特華公司的企業構建咨詢總監陳建剛也表示:“收購對象不一定就是企業,可以是技術,也可以是技術的使用權?!?/P>
“利用現在資產定價權重新確定的大好時機,把真正有用的東西買回來是最重要的?!蓖瑯?,來自詩道芬公司的公司董事胡康鋼博士也提出了類似的觀點。
重點關注有技術特色的中小型企業
從某世界著名咨詢公司介紹的案例看,他們主導的汽車并購案項目動輒幾億美元,有的甚至達到幾十億美元,使會議現場許多中小零部件企業的負責人覺得高不可攀。實際上,從全球汽車業并購案例中觀察,一是許多并不都是“巨象”式的項目,二是即使是要并購的企業拿不出那么多自有資金,還會有很多的融資渠道,而且通過適當的融資與債務管理整合后,新的企業可能會變成一家更為健康的公司。
與會的多數咨詢機構都更看好收購歐美一些有技術特色的中小企業。安永公司的陳正仁就直接指出,中國零部件企業應該把收購的重點放在中小型的有技術特色的公司身上。
英特華公司的陳建剛也提出,收購中小企業具有諸多優點,如企業自身可能就具有高水平的技術與研發實力,可加快收購進程并以更低的價格收購,分散了買方的風險,可使收購難度最小化并簡化收購后的整合難度。
從資料中可以看出,英特華的業務本身側重點就放在中小型企業身上。陳建剛在會上向與會者提供的英特華目前掌握的27家可收購企業資源中,包括德國企業8家、美國企業8家、英國企業5家、日本企業5家和意大利企業1家。從這些公司的質地看,都是經過他們篩選后具有一定價值的公司。其中有1家做整車電子系統的公司,年可提供1000萬英鎊的利潤。如果哪家中國企業能夠收購并整合好的話,不僅每年可能為企業增加上億元人民幣的利潤,而且通過全面知識產權收購還會給企業帶來一定的技術優勢。
收購的核心價值要看協同效應
“設計一個可行的融資方案非常重要,”花旗公司的董功文經理表示,“債務管理如果被忽視可能是公司將來犯的最大錯誤?!笔召忂^程中有許多看不見的因素。確實像一位專家所講的那樣,包括對金融工具的使用,收購中與收購后怎樣使公司的增值鏈更具價值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5家著名投資咨詢機構的代表都表示,并購中硬件的因素幾乎都看得到,而軟件因素其實才是更需要關注的。董功文就直截了當地表示:“收購的核心是價值創造,這是由并購中的協同效應所體現的?!彼倪@一觀點在其他幾家公司代表的演講中也多有提及。
“在報表中看不到的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逼杖A永道企業融資與并購部門合伙人魯俊道出了在他們行內公開的“玄機”。據他介紹,普華永道為了并購后的企業能夠順利度過整合期,甚至可以提供專門的整合團隊租借給企業。
詩道芬的胡康鋼博士提出:代表企業中大多數人價值觀的企業文化整合往往是企業是否具有持續盈利能力的關鍵,同時也是影響企業發展潛力和提升空間的看不見的因素。
各方觀點
并購與被兼并:曙光PK德爾福
———難道“不差錢”就能把事情辦好嗎?
作為中國零部件企業的佼佼者之一,以車橋為主業的曙光集團早在3年之前就已經邁出了“走出去”的步伐,他們在美國和韓國設有公司(辦事處),同時在美國成立了技術研究中心。
曙光集團副總裁張馮軍介紹,地處美國汽車城底特律的曙光美國技術中心,解決了順應北美客戶的戰略性供應商要求,還可以同時支持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板塊的運營。通過對一家美國公司的并購,曙光解決了四輪驅動底盤檢測能力和整套液壓系統測試能力,可以更好地針對美國當地客戶開發產品。
張馮軍表示,美國業務的開展對公司出口戰略和產品戰略具有重大意義。
作為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被并購者,德爾福(上海)動力推進系統有限公司商務發展部經理楊榮偉則更有一番獨特的見解。因為不屬于德爾福的核心資產,動力推進系統公司很可能面臨被賣掉的局面。
“‘不差錢’是不是就意味著收購的成功?”楊榮偉對最有錢的中國企業有可能盲目地“走出去”表示了擔憂。
“只收購你想要的東西,而不要像‘次貸’那樣打包收購?!睏顦s偉給出了他的成功標準———“‘吃得下,管得好’才稱得上是收購成功的基本標準?!?/P>
零部件企業:各有各的想法
———沒“走出去”不一定不想“走出去”
“我們目前并沒有‘走出去’的想法,主要是來聽聽專家的思路,了解一下別的企業的想法?!边@是記者在會議休息期間與幾位企業家溝通時得到的幾乎一致的回答。中汽協某分會秘書長也向記者表示,分會目前還沒有確定的“走出去”的想法,這次聽會之后特別希望中汽協組織相應的赴國外考察團,有針對性地實地看了之后才能有更好的判斷。
瑞立集團副總裁陶保健則與上述幾位有著不同的想法。這家已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的浙江民營企業,去年確實有在美國收購企業的打算。
但今年看到美國當地經濟的萎靡,公司的想法已經從收購變為自己設立公司,而“收購”的目標則變成了美國當地的相關人才。
普華永道的魯俊也向記者表示,他們公司已經同與會的幾家企業交流過并達成了合作意向,有的可能已經進入到比較實質性的階段。雖然他并沒有說這幾家企業是誰,但記者從參會的企業名錄中也能推敲個一二出來。
盡管多數零部件企業仍在“走出去”之前徘徊,但沒有往外走不意味著就沒有“走出去”的想法,許多企業已經在認真思考。
專家視點:敢想卻不盲目,“買斷”還要共贏
———專業的事要讓專業人來做
作為多年從事汽車零部件事務的老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董建平參加了西歐四國之行,也是積極組織召開本次“走出去”研討會的關鍵人物之一。
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為什么要走出去?“我們不是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董建平認為,中國仍然不是汽車強國,尤其是自主品牌不強,自主品牌零部件被邊緣化,零部件行業已處于危機之中,“我們已經沒有時間去按部就班地去實現超越了”。
敢想才能搭上順風車,謹慎而不盲目才能清醒地知道“走出去”的目的,明確我們想要的是什么。
“我們切忌只知道把人家的生產線買進來”,董建平對于“買斷”式的做法予以批評。他表示,收購并不是要把對方置于死地,更多地買進對方的技術,發揮對方原有的優勢,雙方合作共贏才能賺更多的錢。
談到此次五大機構參與“走出去”的構想,董建平給出的理由是:要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