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億元鐵路基建投資,無疑為“鐵建雙雄”中國中鐵(601390.SH)和中國鐵建(601186.SH)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4月29日,“鐵建雙雄”同時公布了2008年度報告和2009年一季報。年報數據顯示,中國鐵建更勝一籌,公司2008年實現營業收入2261.4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41%;實現凈利潤37.06億元,同比增長17.71%;中國中鐵營業收入為2346.19億元,同比增長27.40%;實現凈利潤11.15億元,同比下降65.46%。
對此,中國中鐵表示,雖然全球經濟危機導致公司在2008年下半年遭受了較大的匯兌損失,但公司高速持續發展和盈利不斷增強的趨勢沒有改變,2008年營業收入位居全國建筑業第一。
業績中國鐵建占優
2008年,中國中鐵基建業務收入達到2082.70億元,同比增長25.94%,占營業收入的88.77%,毛利率為8.98%。此外,公司工程設備和零部件制造收入達到61.95億元,同比增長56.67%;不過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該類業務毛利率下降了1.88個百分點至17.76%。另外,公司實現了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收入46.52億元,同比增長31.03%。
中國中鐵投資者關系處處長余贊表示,去年公司無論是在業務的拓展還是盈利能力的提高上做得都是不錯的,加上國家加大了基建投資力度,還有高鐵建設定價的調高和原材料自購政策的實施等原因,公司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增長4倍。這種增長趨勢在一季度得到了很好的延續。
中國中鐵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1.06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82億元,同比增長70.92%和86.61%;每股收益達0.05元同比增長70.92%;中國鐵建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6.08%;報告期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人民幣9.4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34.12%,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中鐵匯兌損失更重
2008年,中國中鐵的凈利潤下滑主要是受到H股募集資金匯兌損失的影響。當期財務費用為51億元,去年同期僅為13億元?!柏攧召M用增長迅猛,主要原因就是其中包含了公司的匯兌損失?!庇噘澅硎?。而年報中的“非經常性損益項目”顯示,公司H股募集資金匯兌損失達到41億元。
與中國中鐵相對,中國鐵建雖也受到了匯兌損失的影響,但損失很少。公司H股募集資金和海外業務發生匯兌損失8.5億元,全年公司財務費用為10.62億元,較2007年增長23.40%。
為避免H股募集資金產生進一步的匯兌損失,兩家公司都向國家外匯管理機構提出匯回結匯申請,加緊推動H股募集資金轉換為人民幣;同時,公司也在加快H股募集資金投資進度,相關匯率風險在2009年有望得到顯著緩解。
余贊表示,中國中鐵的匯回結匯在100億元左右,目前也在加緊操作當中。
投資拉動效應初顯
未來3年,鐵路基建投資達2萬億元。其中2009年開工項目的規模將達1.5萬億元,計劃完成投資6000億元;城市軌道交通、公路、水利、水電、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和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巨大。從年報來看,4萬億元基礎建設投資對"鐵建雙雄"的拉動效應已經顯現。
中國中鐵2008年全年鐵路市場新簽合同額2303.19億元,2008年全年新簽合同額首次突破4000億元,達到4284.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72.42%,其中245.23億元來自于海外;截至2008年底,公司未完成合同額達到人民幣4207.5億元,同比增長94.4%。而2008年中國鐵建新簽合同金額達到4231.046億元,同比增長了47.4%,其中海外新簽合同額達421.697億元。
巨額的合同儲備為公司業績的持增長提供了保證。對此,余贊表示,簽訂合約到取得營業收入有一個時間上的滯后,鐵路項目一般2~3個月就能開工。一季度營業收入上反映的還不是很明顯,到了上半年甚至三季度時,這種拉動效應會進一步顯現。
在此背景下,中國中鐵計劃2009年實現營業收入2784億元,預計營業成本2494億元;預計完成新簽合同額3900億元。余贊稱,如果今年訂單繼續增多,完成目標甚至超出都是很現實的。
中鐵更值得期待
在積極結匯的同時,中國鐵建宣布,將原計劃用于購置海外項目使用的設備的資金用途變更為在國內外購置國內外項目使用的設備,原因主要是由于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境外項目的風險較大,集團于近幾年大量使用外匯的可能性不大。而國內由于加大基礎設施投資等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董事會預測本集團境內業務將有較快增長,對資金的需求將加大。
余贊表示,公司在戰略上沒有做什么調整,還是按五大業務板塊來做,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基建業務依然是我們的核心主業,不論在營業收入上,還是在盈利上的貢獻,都是占絕對比重的。另外,公司海外戰略也沒有做明顯的調整,積極和穩妥走向海外,特別在具體項目的選擇上,還要以非常謹慎的態度對待。
市場認為,“鐵建雙雄”在業務拓展上的不同態度,恰恰體現了各自的經營管理風格。中國鐵建更加沉著穩重;而中國中鐵則偏于活躍激進。中國鐵建在匯兌損失上較中國中鐵小,正是受益于這種沉穩;但當擴張時機到來時,中國中鐵無疑更能把握機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