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給中國制造業帶來極大沖擊,外需下滑,內需下降,出口受阻,經營困難。但在中國工業重鎮包頭,一些大型制造業企業通過自主創新、細分市場及開拓新市場等多種方式,今年以來,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利潤水平提高,在危機之下逆勢飛揚。
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公司是一家年產值超百億的大型企業,以往主要面向歐美市場出口產品,但金融危機襲來,來自歐美的訂單嚴重縮水,公司面臨嚴峻挑戰。該公司通過自主創新調整發展戰略,將銷售對象從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歐美等市場轉到南非、南美、中東等受危機影響較小的地區,使得今年公司的經濟運行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據統計,今年以來,銷售合同同比增長百分之三點四,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百分之三點三,利潤水平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
包頭裝備制造產業園區集中了北方重工集團、北方創業公司、北方奔馳公司、內蒙古一機集團等一百七十戶重點企業,目前正大力發展風電設備等“綠色制造業”,同時積極引進國內頂級裝備制造研發機構入駐,力爭建設成為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引擎和創新基地。該園區預計前五月實現產值一百二十億元,同比增長近四成。
包頭市長呼爾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說,包頭市裝備制造業能在危機中創出佳績,得益于這樣幾個因素:其一,在北方奔馳、北方創業、北方股份等龍頭企業的引領下,包頭的裝備制造業已經形成體系,實力不斷壯大。包頭產的非公路礦用車多年來一直占有中國國內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場份額,北奔重卡銷量去年增幅達百分之六十七,位居全行業增幅榜第一位。特別是近年來,風電設備制造企業已達十二家,成為該市制造業新的增長點。其二,包頭一直重視技術創新,有各類科研院所十四所,研發中心二十四家,各類專門技術人才十三點九萬人,高層次人才一點八萬人。強大的創新力量為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支持。其三,出臺各種政策加強對裝備制造配套中小企業的扶持,地方財政資金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貼息支持。其四,重視裝備制造產業園區的建設,園區已經形成多個系列特色產品生產基地。
業內人士表示,金融危機的爆發,將導致全球制造業重新洗牌。金融危機發生之前,由于進入門檻不高,中國曾出現了制造業企業泛濫的現象,先進制造業企業與落后企業都能生存。而金融危機之后,只有那些相對先進的制造業才能生存下去。從這個角度而言,危機對中國企業來說其實是一次浴火重生的機遇。包頭制造業在危機中的突圍與優化結構、提升企業競爭力,無疑為業界提供了借鑒的經驗。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