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重汽的天然氣重卡市場迎來了春天。據不完全統計,今年頭四個月,中國重汽已銷售HOWO、金王子、HOKA 7、豪運系列以及礦山車、碼頭低速牽引車、客車等天然氣產品超過1000輛,同比增長7倍。
隨著國家對節能環保的日益重視以及燃油費用的不斷上漲,天然氣重卡受到市場越來越多的青睞。作為中國重型汽車的領軍企業,中國重汽從2008年開始研發生產天然氣產品,幾年來,市場份額不斷擴大,2009年產銷100輛左右,2010年快速增長到1119輛,2011年達到2600多輛,2012年計劃產銷3000至4000輛。
WT615天然氣發動機:優勢明顯
中國重汽自2002年開始研制燃氣發動機。2005年成功開發出重型天然氣發動機。2008年,中國重汽天然氣專用發動機項目列入國家863計劃,于2011年6月通過了科技部驗收。通過863計劃,中國重汽開發的天然氣專用發動機在動力性、經濟性和環保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
重汽 WT615 系列天然氣發動機是目前國內功率最大的天然氣發動機,在國內重卡市場擁有 45%-50% 的占有率,可應用在牽引車、自卸車、混凝土攪拌車和載貨汽車等多種車型。產品銷售區域覆蓋全國,尤其是新疆、山西等氣源豐富地區 ,還出口到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目前,重汽天然氣車保有量在泰國達到2000 多輛。
中國重汽動力部RM部工程師馬鵬是WT615發動機研發設計團隊的成員之一,據他介紹,目前,中國重汽的WT615 系列產品有10L、12L兩大系列12種機型,額定功率170KW至309KW,也就是說最大功率可達到420馬力,是國內同等排量發動機中功率最大的。與國內其他天然氣重卡發動機相比,WT615天然氣發動機具有可靠性高、動力更強勁、使用更經濟環保等特點,優勢十分明顯。
WT615 天然氣發動機繼承了原柴油機本體的可靠性,其采用內冷油道活塞及專門設計的活塞環,采用水冷廢氣渦輪增壓器,延長了使用壽命;采用四氣門結構,火花塞中置,進排氣效率高,燃燒更徹底;匹配完美的增壓器,加上電控排氣閥裝置,使得大扭矩值以及大扭矩轉速范圍與同功率柴油機基本一致;其稀薄燃燒、電控調壓的進氣方式使發動機具有很好的燃料經濟性,最低比氣耗低于185克/千瓦時,為用戶節約使用成本;排放水平優于國Ⅳ號法規標準的限值。
WT615 天然氣發動機產品適用性廣,既可使用壓縮天然氣(CNG),也可用液化天然氣(LNG)作為燃料,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發動機燃氣控制系統使用和維修成本低,系統適應性強?!霸谖覈鴼庠雌焚|不達標、工況惡劣的情況下,重汽 WT615 系列天然氣發動機還能很好地工作,這也是用戶青睞我們產品的主要原因之一?!敝袊仄袌霾肯嚓P人士說。
WT615 系列產品在投放市場前經過了嚴格的發動機臺架耐久試驗和車輛道路試驗;發動機出廠前100%進行臺架試驗;燃氣控制系統采用在世界范圍內具有較高聲譽的美國ECI公司的產品,以確保品質最優。
順應市場發展趨勢,銷售部門力推燃氣車
經過幾年開發,中國重汽天然氣重卡技術逐步成熟,能充分滿足中重型和重型載重車的需求。目前,中國重汽HOWO、金王子、豪運以及礦用車、碼頭低速牽引車、客車等系列車型都有成熟的燃氣車。
中國重汽各個銷售部的區域分公司積極與區域內的天然氣能源公司聯系展開合作,進行一系列的推廣活動。今年先后有山東、天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分公司組織客戶到濟南考察,通過參觀生產基地,讓客戶耳聞目睹中國重汽企業及天然氣產品的實力。
隨著天然氣產品銷量的增加,中國重汽根據燃氣車輛不同運營情況建立了相應的推廣示范點:在山西建立了煤炭運輸牽引車示范點;在江蘇建立了危險品運輸牽引車示范點;在河南建立了公路運輸自卸車(8×4)示范點。隨著車輛使用和到位情況,還將在北京和江蘇建立攪拌車示范點;山東淄博重載牽引車示范點等。通過對示范點的實地考察,燃氣車用戶如實介紹燃氣車帶來的運營效益,有力地促進了燃氣車的銷售。中國重汽銷售部還設立了燃氣車專用咨詢電話,解決分公司及網點在天然氣產品技術知識、產品特點等方面的實際問題。
3月份,中國重汽銷售部促成了與國內兩家大型能源公司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通過與能源公司的戰略合作,促進了中國重汽燃氣車的銷售。前不久,濟南豪沃客車公司把為綿陽市公交公司量身定做的10輛燃氣公交車交付了用戶。濟南商用車銷售部鄭州分公司聯合中石油昆侖能源在鄭州舉行天然氣LNG推介會,重點介紹了金王子、HOKA 7系列LNG車。
現場達成意向購車40余臺。3月29日,濟寧商用車公司正式將10輛豪運LNG天然氣重卡交付予廈門港務集團,成為目前廈門第一批天然氣重卡?!皬B門物流業發達,我們看好廈門市場?!敝袊仄麧鷮幧逃密囦N售部總經理曹長新透露,在交車儀式開始之前,參會的一家民營企業還和他們達成了訂購30輛重卡的初步協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