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鋼鐵行業觀察人士認同鋼鐵供需的“峰值期”已經到來,鋼鐵需求高速增長將難以為繼,鋼鐵業必須調整策略。
專注于金屬業的Hatch Corporate Finance的首席執行官羅布·貝多斯(Rod Beddows)表示,鋼鐵行業處于對現狀及未來前景的“深度悲觀”中,其中歐洲地區的擔憂情緒最為強烈?!昂芏喙菊诳嗫鄴暝?,對于如何減輕產能過剩導致的問題一籌莫展。解決問題需要新的思路,但目前看來仍是頭緒全無?!?/P>
有跡象顯示,一些公司迫于形勢已經開始采取行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兩個月前德國企業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發表令人震驚的聲明,稱正在為其位于美國和巴西的兩個造價昂貴的大型鋼廠尋找買家,兩廠合計造價高達約120億歐元,在金融危機前開始籌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商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則拒絕排除進一步關停在歐工廠的可能性。
日本川鐵(JFE)和奧地利的奧鋼聯集團(Voestalpine)等其他鋼鐵企業更注重新型鋼鐵材料開發,以期形成相對于商業對手的競爭優勢,例如通過高強度或抗腐蝕的新型鋼材開拓市場需求。
導致人們對鋼鐵行業形勢判斷發生改變的原因是,有跡象表明,過去中國鋼鐵消費及產出的迅猛擴張正開始急劇放緩。
英國鋼鐵咨詢公司Meps預計,今年中國鋼鐵產出或增長5.7%,增幅與上年基本持平。這表明中國鋼鐵需求增速顯著放緩,而在2000至2010年間中國鋼鐵需求強勁增長了5倍——這導致中國鋼鐵企業產出同步大幅上升,并對全球鋼材價格構成上行壓力,最終導致中國以外的鋼鐵生產商紛紛推出產能擴張計劃。
法蘭克福的BHF銀行分析師赫爾曼·賴特(Hermann Reith)是對于鋼鐵行業前景最為悲觀的分析人士之一。他指出,中國鋼鐵需求與產出已經接近峰值。咨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全球金屬部門主管約翰·利希滕斯坦(John Lichtenstein)的觀點相對溫和,認為中國鋼鐵產量在2020年以前或穩定在每年8億噸的水平——Meps則預計中國今年鋼鐵產量為7.5億噸。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