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三匯利重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雖然已成立6年,但公司真正獲得跨躍式發展卻是從今年上半年開始,這得益于公司去年底引進的8名人才。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不斷加大,工程建筑機械制造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三匯利重工充分利用民營企業用人機制靈活的特點
,于去年12月從國內某大型重工企業一次性引進了涉及技術、生產、銷售三個關鍵環節的8名人才。于是,在這個目前只有300人規模的企業中,一件件“奇跡”在今年上半年發生了:負責技術的人才在兩個月內開發出混凝土輸送泵等5種新產品,在其他企業,這大約需要6-12個月的時間;負責生產的人才從原材料采購到第一臺設備下線,只用了短短1個月的時間,而這個生產周期一般應為3個月;負責銷售的人才以極快的速度將產品打入了河南、安徽、甘肅、北京、重慶等地的市場。
該企業引進的8名人才之一——現任三匯利重工副總經理兼營銷總經理的劉建軍介紹,公司原來生產的混凝土輸送泵技術含量低,而現在的產品與國內一流品牌檔次相當,現在公司正以優質的產品與良好的售后服務與中聯重科等國內一流企業展開競爭。據了解,三匯利重工的新產品今年2月正式投產,到記者采訪時,已賣出產品40臺,且每臺機器的售價為45萬元,毛利率達到50%左右;而此前5年內,公司只賣出了30多臺,每臺售價只有30萬元,毛利率不到30%。
是什么原因激發了這8名人才的活力?現在的年薪肯定比原來要高,但劉建軍似乎對此并不十分看重:“在原企業中我是中高級管理人員,在現在的公司中我是高層,能夠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睋榻B,除劉建軍外,其他7名人才分別被三匯利任命為研究院院長、總經理助理等重要職務,并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產、供、銷活動都由他們說了算。
無獨有偶,天橋區工業園內的另一家民營太陽能熱水器企業的周經理,也曾是某國有熱水器企業的營銷人員。該國企前幾年投資2億多元新上了一條熱水器生產線,但一直處于停產狀態,周經理曾建議企業給別的廠家做貼牌生產,并聯系好了多家國內熱水器知名廠家,但因為機制原因,該建議未被采納,只能眼睜睜看著這條生產線成了廢鐵一堆,一怒之下,他轉投了民營企業,現在干得紅紅火火。是什么原因讓民營企業具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劉建軍的話也許道出了真諦:“金錢只有誘惑力,事業具有凝聚力?!?/P>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