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工程機械出口總額182.24億美元,同比增長14.48%。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外貿仍然大幅增長,這對工程機械企業緩解庫存和提升銷量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并且進一步刺激了產能擴充和企業的做大做強。
在資本運作層面,2012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共出現了4起跨國并購案例。包括濰柴集團對意大利游艇制造企業法拉第的收購,柳工對波蘭HSW的收購,三一對德國大象收購,以及徐工對德國普茨邁斯特的收購等等,打開了中國工程機構企業收購外資同行的序幕。
需要注意的,在整體增長可觀的背景下,2012年的中國工程機械出口也出現了不盡和諧的插曲。其中,前兩個季度形勢一片大好。到了三四季度,外貿形勢急轉直下,第112屆廣交會更是直接傳遞出了外貿的疲軟與世界經濟的不景氣。例如,歐美客商人氣不足,新興市場客商下單謹慎,短單偏多,長單不足,不斷壓價,參展商利潤空間一再擠壓,甚至有單不敢接。
在出口市場的變化方面也可以看到一些線索??v觀2012年,亞洲依然是我國工程機械出口的傳統最大市場,市場份額依然達到42.72%。但是,這個數據卻是近5年中的最低點,比2011年同比減少了近3個百分點。最大的出口市場明顯下滑,也給中國工程機械外貿市場敲響了警鐘。
尚普咨詢分析認為,工程機械產品外貿形勢不容樂觀,主要還是由于宏觀的國際環境決定的。不僅僅是工程機械行業,整個中國的外貿出口都表現的極不穩定,主要是由于國際經濟復蘇動力不足、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不利因素的影響。
尚普咨詢在《2013-2017年中國其他工程機械市場調查報告》提到,國內工程機械企業一向積極走出去參與國際化競爭,外貿出口也一度占據了部分企業的相當一部分業績。但是,隨著近年來國外市場的急劇變化,一些產品單一、技術同質化嚴重、應變能力差的企業營收下降嚴重。外貿不穩定的情況下,建議企業回歸國內市場,其實國內市場正在出現亮點,就是政府極力促成的中國城鎮化,工程機構企業應該及時抓住這一契機加快推出適應農村工程機械作業的產品戰略,這樣才能在新一輪的市場劇變中繼續立于不敗之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