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車作為越野愛好者的特種車輛,對性能要求通常非常高。但隨著越野車的車型日益增多,種類也開始發生變化。按照越野性能和乘坐舒適性,目前越野車可以根據底盤、懸掛和驅動分成純越野車型和SUV。這里的SUV和我們平時的越野車概念不同,SUV是多功能運動車的縮寫,通過性和舒適性比轎車強,舒適性又比純越野車好,但動力性和爬坡能力不如純越野車。市場中暢銷的越野車,以是否裝載越野車底盤為標準劃分成越野車和SUV,這次著重講解裝載了越野底盤的純越野車型,這種車型用于救災、特殊路面和特殊環境比較多。
越野車國際上簡稱G型車,是指能夠適應惡劣道路環境及野外行駛的車輛。適合爬坡、涉水等惡劣路況環境。越野車通常采用四輪驅動,底盤和懸掛的設計與普通轎車有明顯區別。
對動力性、爬坡性能要求都比較高的純越野車,需要適應各種復雜的路面狀況和氣候環境,要求盡量避免在行駛過程中發生拋錨或者無法正常行駛的情況。純種越野車需要從涉及動力性能的發動機、影響爬坡和過坎能力的驅動、應付復雜路面的輪胎以及影響通過性的底盤和懸掛等多方面參數進行分析。
驅動和底盤懸架是關鍵
一般來說,不同的車輛都有其原廠所設定的車高、保險杠造型、底盤結構、懸吊高度等“先天”的設計,這些不同的設計都會影響到每一部車的越野角度,而這些越野角度也直接關系到車輛行駛在復雜地形的越野能力。
因此越野車的懸架系統和驅動對于它的越野性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非承載式車身和全驅動是越野車越野性能的保障。非承載式車身,顧名思義,就是不參與承載重量的車身。再說通俗點,就是有大梁的車身。汽車的主要承載任務由大梁承擔,車身只起“包裝”作用。這種車身通過多個橡膠墊沿車身總長安裝在大梁上,橡膠墊可以吸收以及緩沖來自不平路面的沖擊和振動,從路面、發動機、轉向機構、傳動機構、懸掛等傳來的振動不會直接傳給車身,從而提高駕乘者的舒適度。非承載式車身的缺點是駕乘艙的地板比較高,上下車略有不便。非承載式車身一般用在高級轎車、卡車、大客車及純越野車上。
現在市面上常用的非承載式車身的越野車型有:豐田陸地巡洋艦系列、豐田普拉多、豐田FJ、日產途樂、JEEP牧馬人、三菱帕杰羅、日產帕拉丁、慶鈴RODEO、江鈴陸風、特拉卡、長豐獵豹等
輪胎抓地力是基礎
在車輛動力學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基礎觀念,那就是“再怎么強大的動力輸出,沒有抓地力強的輪胎來帶動車輛移動也是枉然”。然而這樣的觀念對于越野車來說更是重要,因為輪胎的好壞不但牽扯到引擎是否能完全發揮,還關系到車上人員的安全。然而大部分的汽車企業為顧及排水、噪音和壽命,所配置的輪胎都是以細花胎紋設計為主,此種輪胎很難克服更為坡度高的地形,因此要進行高坡度的越野,首先就要搭配一組好的輪胎。
越野輪胎的工作方式和平路輪胎有非常大的不同。它們通常有一定的坑紋圖案,并且有可以插進泥土里的釘子,或者是一系列可以增強磨擦力的小柱子。越野輪胎產生摩擦力的模式與以上所說的,在平滑和堅硬的路面,以及穩定的橡膠接觸面輪胎有很大的區別。越野車的抓地力產生更為復雜,其摩擦系數曲線也有更復雜的形狀,可適應泥土的種類更多,形狀更多,變數也更多。
受廣大越野愛好者喜愛的越野輪胎類型為全地形越野輪胎(俗稱AT輪胎),綜合性能突出,在公路及非鋪裝路面都有不錯的表現。較多越野愛好者喜愛的品牌為BFGoodrich百路馳AT全地形輪胎、COOPER庫珀STT越野輪胎RIDGESTONE普利司通(石橋)AT全地形輪胎、YOKOHAMA橫濱AT全地形輪胎、DUNLOP鄧祿普AT全地形輪胎、TOYO東洋AT全地形輪胎及HANKOOK 韓泰AT全地形輪胎等,在更為極限的越野地形下,越野愛好者通常使用泥地越野輪胎(俗稱MT輪胎),MT的超強抓地力為車輛提供了更為強勁的通過性,這種能力往往讓人驚嘆。但該種輪胎在公路上的表現確相對較差,公路上行駛的胎噪讓人難以忍受,同時在公路路面上的制動距離將成倍增長,所以MT泥地輪胎幾乎只適合在非鋪裝路面使用。底盤高度決定通過性
最小離地間隙是越野車通過性參考標準之一,底盤越高通過性越好。同時相對的各種越野角度如進入角、離去角、翻越角,輪胎行駛表現也都不同。
因為越野車的行駛中經常有崎嶇不平的行駛路況出現,如果各方面越野角度不足,就會造成車輛差速器、油底殼、變速箱受猛力撞擊漏油,車尾保桿或是排氣管受到折損,甚至發生車子像烏龜被頂住肚子一樣,前后輪如同翹翹板,進而無法產生有效抓地力、無法前進或后退的情形發生。
越野車性能解析:
最小離地間隙顧名思義就是指地面與車輛底部剛性物體最低點之間的距離。最小離地間隙反映的是汽車無碰撞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
最小離地間隙越大,車輛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強,但重心偏高,降低了穩定性;最小離地間隙越小,車輛通過有障礙物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的能力就越弱,但重心低,可增加穩定性。
驅動形式:目前市場上分為全時驅動、分時驅動。
全時四驅是指車輛不管在什么情況下行駛都是由4個輪子同時在驅動,現在常見的動力分配基本都是F6:A4(前驅為主)、F5:A5 (前后平均分配)、F4:A6(后驅車型)等等,全時四驅的車比較費油。
而適時四驅是指車輛在正常情況下行駛是由前輪驅動,當前輪打滑時由行車電腦或其他設備轉為四驅模式工作。這樣的模式是在路況較好的情況下,不需強大的動力,只需用兩個輪子帶動車輛行駛從而達到省油的目的。在路況不好的情況下自動增加強大的越野性能。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