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行業從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到再創新的發展歷程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技術和質量的提升,2000年前后實施的國際化配套更促進了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自主創新,獲得了市場認可。但是,面對國際化的競爭,要想成為工程機械制造強國,則顯得競爭手段不強,自主創新理念不夠深入。具體體現則為產品研發、技術水平、企業管理水平與國際主流企業的差距。據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產業供應商協會秘書長羅百輝介紹,除了主機產品研發水平的欠缺外,關鍵零部件的技術發展更成為嚴重制約行業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瓶頸。目前,工程機械一般配套件生產供應充足,完全能夠滿足主機廠供應量的需求,且還有出口,2008年出口量達到42.82億美元,平均每噸價格2834美元,基本上是原材料與勞動力出口,生產能力遠大于需求。但是高技術、高附加值的關鍵配套部件主要依靠進口,平均每噸價格超過8萬美元。例如傳動部件、控制元件、柴油發動機及關鍵液壓件嚴重緊缺,能力過剩和結構性短缺反差強烈,從而影響著中國工程機械向高端技術產品的發展。
再加之,現今,我國是工程機械生產企業數量最多的國家。例如,輪式裝載機、叉車、挖掘機、塔式起重機等產品生產企業均多達70多家。但是,大部分企業沒有研發平臺,僅靠模仿或通過中介渠道廉價獲取產品技術資料,這就使得企業運作成本以及進入市場的成本降低,從而造成了低水平、同質化且無序的競爭狀態,阻礙了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羅百輝表示,“十二五”期間,主流新設備的技術研發與管理的完善是行業應該攻克的重點,但同時,二手設備交易體系的規范,高效、低耗等安全產品的研發也是行業應注意的問題。
目前,我國工程機械正在運行使用的設備約350萬臺,每年消耗燃油約6500萬t。部分運行設備陳舊落后、能耗高、排放超標、液壓油跑冒滴漏、安全無保證,在交易過程中相互坑蒙拐騙、偷漏稅現象時有發生。由于國產二手設備市場秩序混亂,促使了進口二手設備市場加速發展,中國成為了國際二手機市場的集散地。例如,二手挖掘機2009年進口2萬多臺,2010年上升至3.2萬多臺。這樣不僅擾亂了中國的市場環境,更違背了國家節能減排方針的貫徹,是亟待治理的問題。
羅百輝認為,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仍存在很多問題:勞動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壓力持續增大;人民幣升值處于長期上升通道,進口有可能擴大,出口難度加大;部分企業研發投入偏低、共性技術供給不足;關鍵功能零部件和基礎工藝落后;受投資和消費需求趨緊的預期和幾年來產能增速過快的影響,部分企業訂單可能不飽滿、賬款回收困難等不利因素,使保持行業穩定較快發展的困難增加;跨國公司與國內企業同臺競爭形勢更為嚴峻。
此外,由于全球經濟將轉入調整期,未來幾年仍然存在美國、西歐五國主權債務危機,各國新一輪經濟振興計劃難以協調,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國貨幣不穩等諸多不確定因素。所以,預計到2013年國際工程機械銷售額將逐步回升到金融危機前的趨勢,其中發展中國家將成為主要市場,從而加速“十二五”后期國際工程機械的需求增長。
羅百輝指出,行業應加緊標準化工作的制訂。標準化工作是行業進行技術結構調整和轉變增長方式的一把利劍,衡量行業技術與法規標準制修訂水平,就是看是促進了行業技術進步,還是保護了落后。改革開放以來,原有標準化工作體制一直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是標準化具體技術內容及條款已過時;二是標準化管理和支承體系與改革脫節,過去行業標準大部分是在專業研究院具體歸口負責,改革以后這些研究院所都進入企業或公司化管理,經費來源受阻;三是原有標準水平不利于行業創新和技術進步的發展。所以,抓緊制訂適應市場經濟的標準體系是“十二五”期間行業在規范市場方面應作的努力。
專家解讀
王建宇:過去我們發展是重主機、輕配套,這是我們行業歷史發展的一個過程。因為沒有市場,我們的產品肯定是發展不起來。但是,由于配套件核心技術的欠缺,行業發展已經受到嚴重制約,針對發展當中的這些關鍵的瓶頸,一些硬骨頭,可能要進一步下功夫、下力量解決了。
蘇子孟:自主創新理念和能力有待加強。主要是自主創新的理念不夠深入,自主創新的能力不足。具體體現到產品、技術和企業管理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存在差距。這里面大型骨干企業做得比較好。但是,從整個行業來說,還是存在著差距。
蘇子孟:行業原有的標準化工作體系已不再適應市場經濟運行法規的要求。而且,原有標準化管理和執行體系與改革脫節,行業標準大部分是完全在專業研究院所制定出來的,沒有接受足夠的實踐檢驗。制定一個標準必須得3/4以上的委員認可才行。
王金星:為了市場,企業可能會采取多種方式。有些企業,特別是本土企業,近年來為了占據市場份額,采取了一些過于寬松的商務政策,甚至有企業的應收帳款占到了營業額的一半以上。這樣的話,對他自身的未來發展也有很大影響。行業協會必須協同所有企業進行自律,維護好現有的商業環境,使所有企業在一定規則下有序競爭。
“質量提升、轉型升級必將成為電線電纜行業今后的主旋律,也是電線電纜行業生產企業唯一的出路。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必須加快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更多地實現高端產品制造?!边h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遠東”)董事局主席蔣錫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企業不斷加強電線電纜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的同時,也需要政府機構重點關注電線電纜行業準入機制的規范、市場環境的建設和監管力度的加大。
目前,我國電線電纜行業假冒偽劣、粗制濫造、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現象屢禁不止。遠東電纜以過硬的產品質量,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意識,從“內”到“外”,堅持與假冒偽劣產品作斗爭,堅持以“質量之劍”披荊斬棘,不斷前行。
將質量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質量已經成為制約中國電線電纜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也給安全帶來許多隱患?!罢f看不見的人,不等于說這個人是瞎子。明明看得見卻裝作看不見,就危險了。我們今天電纜行業產品的質量甚至還不如20年前?!笔Y錫培對電纜行業發展現狀表示擔心,如此發展下去,行業企業都進入死循環。
“10年前,行業很多產品都是不合格的,偽劣超過90%,10年后的今天,至少還有2/3是不合格的,是偽劣的產品?!笔Y錫培告訴《中國電力報》記者,目前打造質量和品牌,提高效率和效益,創造價值和服務社會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去年12月12日,遠東同宜興質監局簽署《堅守質量社會責任、自覺接受質量監督協議書》,雙方在質量監督上實現深入合作,將被動接受監督轉變為主動要求質量監督。
從生產設備到原材料采購,到材料定額,到生產工藝,到半成品、成品,再到產品入庫、出庫全過程,從源頭上系統保證生產合格產品,可謂是開創了線纜企業先河。
始終使用優質原輔材料、淘汰劣質有害材料,從源頭上進行質量控制,是遠東執行全面質量管理的第一步。原材料選擇上,遠東電纜面向國內外眾多企業進行公開招標,嚴格招標流程,堅持優選精選,所有原材料性能指標必須100%合格方能使用。之后,所有進廠原輔材料及時抽樣送檢、標識、跟蹤,保證原輔材料在生產中有據可查,對供方原材料質量問題的控制從單一合格率的控制轉變為對供方過程能力指數的控制。
遠東電纜嚴格執行自檢、互檢、專檢的“三檢制”,通過加強產品生產過程中對每道生產工序的質量檢測檢驗,嚴格出廠前對產品各項性能檢測等保證產品質量,保證每一批電纜產品合格出廠。
推進線纜行業質量誠信建設
“在質量提升的艱難摸索過程中,遠東以雄厚的隊伍建設為基礎,以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為支撐,以新方法提升質管水平為核心競爭力,努力成為管理先進、技術密集、品牌卓著的國內一流與國際接軌的電纜行業標桿?!笔Y錫培向業界做出了莊嚴的承諾。
對于行業規范問題,蔣錫培分析認為,要堅持積極鼓勵企業收購兼并增資;堅持強化市場監管,嚴格查處假冒、偽劣產品,認真規范執法,實行市場禁入,嚴厲打擊不法行為;堅持積極鼓勵企業創新創優創牌,更加支持企業打造軟實力;堅持積極鼓勵成立國家和地方行業商會,簡化審批流程,加強指導服務,成為市場和政府的助手。
遠東還積極籌建各類商會,整合社會資源,通過商會來交流各地信息,相互合作,打造互利共贏的平臺。江蘇省光電線纜商會的成立,將進一步整合商業資源,打造光電線纜品牌,培育產業集群,壯大企業規模,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23年來,遠東本著“以人為本,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生命,以科技為動力,以創新為靈魂,以效益為中心,以管理為保證”的經營理念,始終將質量提升作為至高無上的信念,多次獲得“江蘇質量獎全國機械工業質量獎”,2010年獲得 “無錫市長質量獎”,2011年獲得“全國質量獎”,成為全國線纜行業唯一獲得“全國質量獎”的企業。
遠東在穩健發展的道路上,嚴苛保證產品質量,不斷提升技術水平,使遠東贏得包括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五大發電集團、中石油、中石化、中建集團、核工業集團、西門子等國內外大型知名企業的青睞和信賴,在國家重大建設項目上大量使用。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