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副部長蔣耀平日前在全國機電科技產業商務工作會上說,去年11月以來,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已連續三個月負增長,三個月出口分別下降4.8%、8.2%和20.9%,為20多年來所未有過。占中國進出口貿易半壁江山的“拳頭產品”遭遇巨大沖擊。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我國機電產品出口出現下滑態勢,但由于中國機電產業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在當前外需急劇萎縮的嚴峻形勢下,我國機電產品仍有較大剛性需求,具有較強競爭力和發展潛力,機遇與挑戰并存。
海關的統計顯示,2009年1月我國機電產品進出口753.4億美元,同比下降28.4%,其中出口491.4億美元,下降20.9%,占全國外貿出口的比重為54.3%。而2008年全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8229億美元,增長17.3%,占全國外貿57.6%,對外貿增長貢獻率為57%。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部部長張小濟說,1月份機電產品出口大幅下滑,與春節假期因素有關,但機電產品尤其是IT產品下降速度明顯快于一般商品,說明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的買家在遭受金融危機沖擊后,消費信心和購買力遭受重創。而與此同時,中國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出口增加的難度也在加大。
來自商務部近期召開的形勢分析會上的消息顯示,今年上半年排名前10位的出口省市全部下調了實際增長目標。廣東、江蘇、上海、浙江等東部省市認為,一季度出口負增長已成定局,全年可能出現前降后升趨勢。
此外,重點行業均下調了增長預期。計算機、通信設備及電子元器件預計將下降10%至15%。機械類傳統產品,除重型機械、機床、電器、軸承、模具外,其他行業全部下調了增長值。
商務部預計,上半年機電產品出口將出現較大幅度的負增長。
“全球金融危機雖然造成機電產品的外需急劇萎縮,但這類產品仍是中國最具增長潛力的商品?!笔Y耀平說,“由于中國原本生產的大部分都是低端產品,剛性需求比較大,因此與日本、韓國等地生產的高端機電產品相比,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尤其目前國內推行的家電下鄉政策,為許多企業提供了較大的回旋空間?!?/P>
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08年,我國機電產品在美國、日本等主要市場占有份額穩步提高,出口規模下降但市場份額不降反升,表明中國機電產品具有較強競爭力和發展潛力。此外,非洲、亞洲等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對中國機電產品仍有較大需求,其中對中國的電力設備、通信設備、交通設備等基礎設施的成套設備需求巨大。
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雖然總體來看,物美價廉的產品在消費緊縮的情況下更容易成為消費者的首選,但不同企業由于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產業鏈條長短以及自身研發、制造、營銷能力不同,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和承受風險能力存在明顯差異。目前,從事加工制造低端環節的“車間型”企業受到沖擊最大,其次是研發創新能力弱、缺乏自主品牌和營銷網絡的制造型企業,而具有自主品牌、研發能力和初步建立起國際營銷網絡的營銷型企業受到沖擊相對較小。
今年1月在美國舉辦的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上,參展人數、展位和訂單與往屆比都有所減少,推出新產品的公司也是鳳毛麟角,但一些實力雄厚的中國企業卻把這次展會看作是難得的機遇,不僅參展人數最多,且展位規模創歷屆之最,海爾、長虹、海信等知名企業都在主館搭建了展臺,展出高清液晶電視、筆記本電腦、手機等高端產品,受到參觀者青睞。
張小濟表示,從外貿發展的長遠來看,必須化壓力為動力,加快結構調整、自主創新,實現中國機電產品出口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預計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好轉,中國機電產品出口有望走出下跌區間。
“中央正在加緊對形勢進行研判,可以肯定的是,2009年我國將加大穩定外貿出口保增長的政策力度,具體對機電產品而言,目前來看僅僅提高出口退稅率還不夠,應該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下出臺更多的政策措施?!笔Y耀平說。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