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機械正成為驅動行業增長的最強勁引擎。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至5月我國新能源環衛車輛累計銷售4837臺,同比增長74.6%;電動礦卡累計銷售848臺,同比增長178.9%;電動裝載機累計銷售10904臺,同比增長207.7%;其他新能源工程機械產品的行業需求總量和運營時長也顯著提升。
“隨著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法規持續趨嚴,28個省市劃定高排放設備禁行區,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要求新增工程機械設備新能源占比超過35%,這使得工程機械設備的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提升?!敝袊こ虣C械工業協會副會長李建友日前表示。
除了政策層面的推動,隨著碳酸鋰價格的不斷下探,電池成本不斷走低,這使得電動化工程機械的回本周期大幅縮短?!爸靶履茉垂こ虣C械車與燃油車相比,兩者的運營成本比大概在2∶1,現在這個數字已經變為1∶1.5,有的甚至到1∶1.2,市場對新能源工程機械車的需求不斷增強?!庇钔ㄖ毓ぜ夹g發言人楊春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公開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新能源工程機械銷售額為18億美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我國新能源工程機械銷售額有望達到32億美元,203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158億美元。
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令不少國內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布局新能源賽道。6月28日,宇通重工以“新能源作業設備引領者”的全新品牌戰略定位,強勢推出了覆蓋環衛、礦卡、重裝三大核心品類的7款新品,力求搶抓工程機械電動化發展的新機遇。
“新能源的風已經‘吹’到了工程機械領域,專用設備的新能源化變革將會是一場靜默但磅礴的革命,這場革命注定會成就一些人,也會淘汰一些人?!庇钔ㄖ毓す煞萦邢薰究偨浝黻惣t偉認為,與乘用車不同的是,商用車、工程機械的電動化革命,成就的不只是車企,更多的是率先擁抱新能源設備的企業家們。
事實上,自2018年以來,徐工、三一、中聯重科、柳工、山東臨工等國內工程機械龍頭企業已瞄準電動化產品,相繼研發并推出了電動裝載機、電動挖掘機、電動攪拌機、電動礦卡等產品。
如今,隨著工程機械市場的新能源滲透率已達13.4%,各大企業開始加速電動化產品布局,行業洗牌加劇。在這一態勢下,宇通重工深入研究市場,將工程機械車的使用場景進行細分,著力在作業量大、日運營里程長的高效場景中推出新品。
比如環衛領域,作業速度快、作業時間長、裝載量大,被宇通重工認為是高效場景。所以,在2014年,宇通重工就推出了行業首臺新能源環衛車。而此次針對傳統環衛車清運時狹窄、限高的地庫場景,宇通重工針對性開發的8噸純電動壓縮車可以下地庫,是目前行業前端垃圾收運效率最高、裝載量最大且安全合規的一款車。
“當前環衛設備的電動化率提升很快。去年下半年,國內環衛設備的新能源滲透率首次超過10%,今年一季度這一數字就已達到15.9%?!睏畲汗鈱τ浾哒f。
此外,針對礦山場景對“綠色、智慧、高效”的重載運輸工具的迫切需求,宇通重工第三代純電動礦卡,通過采用加強型能量回收系統、三代智能熱管理系統、行業首個PB級存儲+億萬級高性能計算智能網聯云平臺,使其能耗較行業節省20%以上。
不過,與乘用車相比,工程機械種類眾多、作業環境更為惡劣,作業功率要求更大,這對電池就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吐魯番的高溫到漠河的極寒,從青藏高原低氧到沿海腐蝕,礦山設備、土方機械、起重設備等新能源設備專業性要求不斷提升,復雜的環境要求電池具備寬溫域適應性,液壓系統具備低溫穩定性、結構件具有耐腐蝕性?!崩罱ㄓ颜J為,目前作業設備行業產業鏈協同存在發展瓶頸,三電成本占比仍高,5至8年的電池壽命與工程機械設計的十幾年壽命存在錯配。不同設備的功能屬性、功率需求、作業循環天差地別,通用化的新能源方案難以包打天下。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全球范圍內的頭部工程機械企業均在深入布局電動化設備,與“三電”企業深度合作。比如早在2020年,三一集團就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新能源工程機械等領域展開緊密合作。徐工則攜手比亞迪成立電芯合資工廠。作為較早進入新能源領域的商用車企,宇通已通過自研建立了自己的零部件產業鏈,涵蓋電池PACK、電機、電控、整車內外飾等,同時還與寧德時代、億華通、文遠知行等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新能源化是一場涵蓋技術革新、產業鏈重構與商業模式再造的系統工程?!崩罱ㄓ颜J為,工程機械行業可以強化技術開放共享,建立三電等關鍵性技術聯合攻關體,通過全產業鏈協同,讓中國工程機械在全球綠色浪潮中占據制高點。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