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根”是德國一家工程機械制造企業,以道路銑刨機等一批名牌產品享譽世界,甚至有人說:有公路的地方就有“維特根”。目前在中國,“維特根”占據著大部分市場。
但是,這樣一個世界級企業,在沈陽一家工程機械制造企業———沈陽北方交通工程公司的眼中,已褪去強大不可企及的耀眼光彩。他們響亮地提出:打造民族工業知名品牌,做中國的“維特根”。
沈陽造的“世界頂尖產品”
“北方交通”在交通部系統、建設部系統等幾個行業中早已名聲顯赫,被公認為國內道路養護機械、工程機械的先行企業。
下面幾個頭銜可以說明“北方交通”的地位:中國公路學會筑機學會理事單位、國家技術監督局公路(材料)標準化委員單位、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理事單位,并曾受交通部委托起草了多項交通行業標準,舉辦過多屆全國性學術交流活動?!氨狈浇煌ā钡牧硪灰俗⒛恐?,是公司有清障車、劃線機、高空作業車、銑刨機、稀漿封層車、養護車、道路涂料、汽車起重機、市政環衛車、橋梁檢測車、攤鋪機、拌合站、冷熱再生列車等13個研究所,十多年來,研制出50多種劃線設備、12大系列200多個品種的清障車,三個系列36個品種的養護車。其中,熱墻式養護車打破了美國熱力公司的獨家壟斷。這些產品銷到全國30個省市。
2003年9月,在第二屆制博會上,秘魯駐華使館秘書賽帕斯先生看到一個該企業生產的長15米、重31噸的大設備時很驚訝。他知道,這是道路銑刨機,因為秘魯從國外發達國家購買了不少這樣的機械。他贊嘆道:“沒想到中國也能生產這種世界頂尖產品?!?/P>
此前,這種集機、液、電、傳感、數控等尖端技術于一身的道路銑刨機,就在有“中國第一橋”稱號的江蘇江陰大橋橋面整體翻修上,顯示了民族工業品牌的威力。以往這樣的工程全部由進口設備完成,這次,承包方香港一家公司采用了兩臺“北方交通”研制的銑刨機。在20天的作業中,兩臺銑刨機冒著40℃的高溫,以極高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完成了3萬多平方米的銑刨任務。一時間,沈陽“北方交通”被業界傳為美談。
“北方交通”的奇跡
“北方交通”總經理曲凱是個學者型企業家,1982年從東北大學畢業。他1984年研制成功道路涂料和劃線機,填補了國內空白,并從此開始了創業歷程。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這位儒商,將一個作坊式的主要生產涂料的校辦企業發展成為有20個產品系列,服務多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并可生產國際尖端機械設備的大型企業集團。
在中國,具有雄厚制造實力的大企業不計其數,但一個小型企業卻沖破重圍,后來居上,這是業界所稱的“北方交通”傳奇之一。在記者采訪時,曲凱笑談,“北方交通”的成功,如果有“奇”的話,那就是,始終跟著市場走,跟著國家發展的大趨勢走,并據此制訂科學的戰略規劃和發展思路。首先要求企業建立“產業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以服務社會為己任,為社會(人的最大集合)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同時要求企業要有現代機制和現代意識。
“北方交通”創辦之初,主要是研制道路涂料和劃線機,生意不錯。這期間,曲凱敏銳地觀察到一個正在興起的大行業: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迅猛發展,公路養護機械制造業必將出現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局面。于是他及時調整公司發展戰略,集中力量研制公路養護機械。這個戰略調整很快就得到驗證。國家連續6年投資二三千億元用于公路建設,并提出大力發展國產養護機械。在2003年,國家機械工業景氣中心發布的裝備制造業市場導向中,還特別提出:“我國大型的性能優良的關鍵性養護設備仍主要依靠進口。諸如銑刨機、路面修補車、稀漿封層機、冷(熱)再生設備及一機多能的國產養護機械發展十分薄弱……”這些產品,幾乎全是“北方交通”已經生產和正在開發的產品。
從1995年起,“北方交通”就陸續開發出清障車、熱墻式養護車、銑刨機、高空作業車、稀漿封層車等一系列產品,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場業績和品牌效應。如果說,“北方交通”及早地發現一個前程遠大的產業方向并在產業化上先行一步,令同行感到難能可貴的話,那么,令人更難解的是,一個只生產過涂料和劃線機小設備的企業,何以能一氣推出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有國際水平的大型機械設備來?這是“北方交通”傳奇之二。
“北方交通”成功的另一因素,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前行。一方面依靠沈陽老工業基地,使企業獲得足夠的生產加工能力。另一方面,緊緊抓住技術、銷售、管理這三項中心工作不放。這就要求每項工作都要有科學的思路和方法。如技術開發,不搞“大而全”、“小而全”,而是國際化采購,把國內外最先進的產品和技術直接吸納過來,為我所用。因此公司對各研究所所長的要求很高,必須是本產品的行業帶頭人,同時清楚了解國內外市場行情。公司還經常請國外的技術專家來講課和傳授經驗,這樣就把機械、液壓、電器、傳感、數控、材料等各個領域的最新技術和最新成果用于自己的產品,既可快速開發,又提高了產品的層次和現代化水平。
曲凱說:“北方交通”的成功其實并無奇跡,有的只是民族振興的責任感和信心,有的只是瞄準市場的意識和艱苦創業的精神等。有此,人人都能成功。
在東北振興中創大業
“北方交通”的發展目標,是立于世界成功企業之林,并一直把世界上著名的工程機械大企業,如:德國的“維特根”、美國的“卡特比勒”等作為趕超的目標和學習的榜樣。曲凱坦言:“我們承認中國工程機械產業與發達國家技術和制造水準有差距,但那是歷史的原因?,F在這種差距正在迅速縮小。差距從另一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黨中央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決策,為我們帶來了難得的大發展機遇?!薄氨狈浇煌ā比绾伟l展?在該公司第三個五年發展規劃綱要中,記者看到:“用5年時間在沈陽新建、改建3個工業園區共計占地60萬平方米;產品系列發展到20個以上;到2008年實現年營業收入30億元,年上繳稅金3.6億元;進入沈陽裝備制造業前五強,成為沈陽工程機械制造業首強?!睘榱搜杆僮龃笞鰪?,這個幾乎沒有貸過款的公司,已作出前所未有的決策:開展資本運作和國際化合作,吸引外來資金建設股份公司。公司計劃融資15億元,將股權讓出一部分。今年要著手進行公司的股份制改造,讓管理層持股,讓職工參股。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實現股票上市。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