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0日,近期LNG裝載機全球熱點事件——盛傳已久的“全球第一單”,120臺徐工第三代LNG裝載機交車儀式在遷安九江物流基地震撼舉行?!靶旃ぜ瘓F——遷安九江‘綠色鋼鐵’倡議活動”同時啟動。來自河北唐山、秦皇島地區的各大鋼鐵企業用戶,以及港口、水泥煤炭等行業的領導型客戶200余人共襄盛舉。徐工機械副總裁、徐工鏟運機械事業部總經理楊東升和遷安九江物流常務副總經理王良,代表雙方企業交接車輛,并聯合發出“綠色鋼鐵”倡議。
徐工集團120臺LNG裝載機交車儀式震撼舉行
徐工集團120臺LNG裝載機交車儀式震撼舉行
綠色九江
“綠色九江”,鋼花飛舞星漢燦爛,鐵流飛柱柱涌九天。作為中國鋼鐵行業頂尖企業、亞洲最大的線材生產企業——遷安九江主要負責人遷安九江物流常務副總經理王良在此次活動發表了重要講話并與各界媒體朋友進行了深入交流。對于外界好奇的九江1次購買120臺徐工LNG裝載機的“大動作”,王總表示這是九江的責任,也是九江的慎重選擇。
一、綠色環?!沤呢熑?。節能環保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功在千秋的一項事業。作為有責任的企業,九江應該扛起節能環保的大旗。
LNG幾乎不含硫、粉塵和其他有害物質,燃燒后的顆粒物排放量比柴油機少50—70%,一臺5噸級LNG裝載機工作8小時可比一臺同規格的柴油裝載機減少150Kg的CO2排放,所以,使用LNG作為動力燃料,綠色環保是九江的責任。
二、聯手徐工——九江的選擇。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領導者,徐工在全球范圍內最先研制、最先推出LNG裝載機,經過幾年的研究發展,可以說徐工擁有最為先進、成熟的LNG裝載機技術,徐工在該領域最強。
經過實際考察、測算,九江認為徐工LNG裝載機在產品質量、售后服務等方面也具有絕對的領先優勢。
徐工集團120臺LNG裝載機交車儀式震撼舉行
責任徐工
“責任徐工”,節能環保勇擔大任,俯首為人人心所向。徐工,全球LNG裝載機的領導者,始終把責任擔當放在了發展首要位置。徐工機械副總裁、徐工鏟運機械事業部總經理楊東升將徐工集團與遷安九江的規模合作原因歸結為三個方面:
第一、共同的擔當意識。徐工集團和遷安九江都將節能環保視為己任,是最積極的響應者和實踐者。只有具備更多的責任感,才能有更多的正確思考,才能更加符合歷史的潮流和社會的發展,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才更有價值和意義。
第二、共同的戰略眼光。
在工程機械行業,徐工全球首創了LNG裝載機,同時將此技術拓展到近10種工程機械產品,成為全球LNG工程機械開發最早、應用最廣、技術最成熟的企業。
在鋼鐵行業,九江公司也做出了一個震撼行業的重大決策,在中國非能源制備企業中,第一家自主投資建成了企業自有的LNG生產廠,自己用氣自己造,同時面向社會供應,造福一方。同時,這也進一步鞏固了九江主業的競爭優勢。
徐工集團120臺LNG裝載機交車儀式震撼舉行
第三、互補的業務優勢。
作為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徐工已經實現了研發、制造、銷售的全球化布局。特別是在研發方面,在歐洲和北美分別建立了全球領先的技術機構,直接應用國際最前沿的技術理念和技術資源。目前,徐工裝載機已形成了支撐全線產品、領先于行業的公共平臺技術,形成了徐工“節能、環保、重載、高效、可靠、舒適”的產品特色。以LNG裝載機為例,徐工LNG裝載機技術已經發展到第3代,領先其他品牌1-2個代次,產品技術成熟度,燃氣應用效率,顯著領先于行業。市場占有率也在行業遙遙領先。
作為亞洲最大的線材企業,遷安九江以鋼鐵產業為核心,成功打造了一個顯著領先于行業的高價值、高效益價值鏈,形成了采、選、燒、煉、軋配套生產,集鋼鐵、礦山、煤炭儲運等為一體的多元化經營公司,擁有中國最大的企業自有物流公司,企業內部在各個環節使用裝載機160多臺,以及重卡1000多臺,是中國鏟裝運輸設備的最大用戶。
徐工與九江在環保、節能設備上的合作是“王者的對接”,是“第一的匹配”,注定成為中國LNG裝載機制造與應用發展史上的一個劃時代的歷程碑。
此外,楊總還極富感染力的闡述了徐工的經營理念,楊總說:在過去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一直是領先、卓越、榮耀的代名詞。一百多年前,中華民族曾走過一段短暫彎路,我們正視百年歷史低谷,但優秀的中華民族不會就此沉淪谷底,中國必定會在各個領域重返世界巔峰。
徐工集團120臺LNG裝載機交車儀式震撼舉行
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徐工把“擔大任,行大道,成大器”作為核心價值觀,徐工有足夠的信心和能力,率先在工程機械領域站在世界最前沿,在此,徐工希望能與各位加強廣泛的合作與溝通。
會上,徐工集團攜手遷安九江,向遷安和唐山、秦皇島地區的廣大鋼鐵企業,以及有實力、有規模的各行各業的優秀企業,發出“綠色鋼鐵”倡議活動,倡導各企業攜手共建美麗中國!
今天,徐工以技術引領者的責任擔當,不僅主導著中國LNG裝載機的發展方向,推動著中國LNG裝載機的發展速度,更將LNG技術向整個工程機械領域快速普及。
未來,徐工將與更多的優秀企業攜手合作,將節能環保大任永續傳承,為中國,為世界,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