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人們印象中的修公路就是“石子、砂子加勞動力”,筑路人被稱為“9710”部隊——就是一把鍬、一把鎬、一根扁擔、兩個筐的形象稱呼。與今天修建高速公路所用到的高科技先進設備來對比,簡直讓人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2008年11月8日,首條打通我國南北分水嶺的秦嶺高速上的終南山隧道以全長18公里的長度刷新世界公路隧道紀錄。巧合的是,20年前,我國建成通車的第一條高速公路的里程正是同樣的長度:1988年,18公里的上海至嘉定高速公路結束了我國大陸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而這期間,全國交通建設和管理系統關于要不要修建高速公路展開了一場思想觀念的劇烈交鋒:在當時許多人看來,建高速公路投資巨大、占地多,根本不適合中國國情,西方修建高速公路主要是為小汽車服務的,我們國家不應鼓勵——今天看來十分可笑的這些觀點,在當時是普遍存在的。
幸而當時追求發展的觀念占據了上風。1984年開建的“沈大汽車專用公路”,到1990年通車時名字已經改成了“沈大高速公路”,這標志著“建與不建”的爭論已經基本劃上句號。
但當人們不再爭論,開始面對“怎么建”的問題時,各地公路建設主管部門卻面臨著十分尷尬的局面:我們當時的道路鋪筑施工水平仍然十分低下,修筑方式以人工與簡陋機械結合的方式為主,許多地方對于瀝青與砂石的拌制仍以大鍋加熱、人工翻炒為主,攤鋪以木板、木耙刮平,碾壓稍微好一些,許多地區使用靜碾光輪壓路機。
這樣的施工手段和水平,不要說難以滿足高速公路的建設要求,就是在鋪筑一級、二級公路時也很難達到施工技術標準。在這種狀況下,修建高等級公路施工用到的瀝青混合料攪拌與攤鋪設備只能完全依靠進口。
“路面與壓實機械在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中屬于一個起步較晚、發展較慢的門類。盡管研制和開發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了,但是在1978年以前的近二十多年間,發展速度十分緩慢,當時生產的主要是供修筑低等級公路(包括砂石路面)和養護用的小型機具。例如小型瀝青攪拌設備、在東方紅54拖拉機上改裝的路拌設備、鋪寬4.5m的LT-6型瀝青混凝土攤鋪機等?!蔽覈访鏅C械行業著名專家、原西安公路學院院長孫祖望教授回憶說。
也難怪,在高速公路出現以前,人們印象中的修公路,就是石子、砂子加勞動力,與機械化沒有太多關聯。從1988年前后以沈大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開建為起點,我國全面展開的高等級公路建設開始為路面機械行業提供了跨越式發展的機遇。此后20年間,我國公路建設進入了全新的階段,準確地說,進入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時代。到1998年,全國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127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1萬公里;到2001年,僅用3年時間,高速公路里程就達到2萬公里,超過加拿大位居第二!公路總里程達到169萬公里,比1978年翻了一番。到2007年底,我國高速公路已達到5.36萬公里(見表1);公路通車總里程達到357.3萬公里,是1978年的4倍多(見表2)。
在這些數字——尤其是高速公路、一二級公路以及道路鋪裝率這些數字的背后,就是我國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二十多年來最主要、最龐大的市場需求之所在。因為高等級公路技術標準很高、質量要求嚴格,對于瀝青拌合料的配比及拌合均勻程度、路面橫縱坡平整度、壓實度等等方面的技術要求,不借助高水平的設備是不可能完成的。
修建京津塘高速 筑路設備的萬國博覽會
全國的公路建設的熱潮開始了,但是路面與壓實機械“一窮二白”的家底使我們不得不求助于國外施工企業并大量進口路面施工設備,1989年開建京津塘高速公路的工地上,施工單位、監理全是外國人,各個標段所用到的設備堪稱是“筑路機械的萬國博覽會”。而我們當年的公路施工人員,在面對首次接觸到的高速公路工程,只有站著看的份!
這是中國第一條高速路,也是筑路設備的萬國博覽會
京津塘高速公路是國務院正式批準建設的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鵬曾于1984年10月和1986年5月,兩次召集有關部門開會,作出了批準建設這條高速公路的決策。京津塘高速公路自北京經天津至塘沽,全長142.69公里。其中北京段35公里,河北段6.84公里,天津段100.85公里。1987年開工,1993年建成通車。
據曾參加過京津塘高速公路天津高架橋段建設的劉文華(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筑養路機械分會副理事長,當時在交通部公路一局工作)回憶,當時各國公路建設單位以及監理十分看好中國市場,都想展示自己國家的設備,紛紛推薦。因此京津塘高速公路工地分別引進了德國、意大利、日本、美國、瑞士等國家的產品,如寶馬格、瑪連尼、IWOA等品牌的壓路機、攤鋪機和拌合站,可謂五花八門。因此人們戲稱京津塘高速公路工程是“筑路機械的萬國博覽會”。在此之前,中國既沒有筑路機械展覽會,也很少有出國的機會,來到京津塘工地就能大開眼界,因此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公路人都想親眼目睹“洋人”的施工現場。當然,對于這些“洋設備”,引進后還有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當時外國公司也紛紛派專家及技術人員在中國舉辦期為半個月或一個月的培訓班,有的外國工程師還自始至終跟隨,中國的技術人員就像小學生一樣從安裝調試開始學習。當時曾出現了許多現在看起來很可笑的問題,如在使用瀝青拌合站過程中,布袋除塵器被燒、或者燃燒器出現“結焦”現象。這些問題在今天早已不是什么問題,可當時卻要組織專家“會診”,共同提出解決方案?;仡^來看,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的確是一次學習和認知先進的道路鋪筑技術、先進的路面設備的過程?!眲⑽娜A說。
體會到先進施工設備帶來的高效率
北京公路聯絡線有限公司部長羅朝東,當年在北京公路局所屬單位主管設備,曾參加了京津塘高速公路北京段的施工?!靶藿ň┙蛱粮咚偈侵袊防砟钌系囊淮物w躍和更新。施工建設中引進的設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比我們之前的施工效率幾乎提高了1-2倍,甚至更高。比如當時引進意大利瑪連尼移動式瀝青攪拌站,生產能力達到160噸/小時,而之前國內西筑廠及郴州廠的生產能力只有80噸/小時、30噸/小時。當時國內使用的壓路機多為靜碾壓路機,有時壓幾十遍都達不到效果,京津塘高速公路施工中引進了德國凱斯—威伯瑞馬克斯的雙鋼輪壓路機,不僅作業效率高,而且帶有密實度儀,隨作業過程顯示出密實度。在京津塘高速公路上還第一次從德國購買了鋪寬12米的自動找平瀝青混凝土攤鋪機,從法國引進了國內第一臺460馬力穩定土路拌設備及德國的280立方米的穩定土廠拌設備等,在攤鋪平整度上創京津塘高速北京段最高紀錄??梢哉f京津塘高速公路的質量非常過關,至今已20年沒大修過。這一系列的引進給我們帶來的是新設備,新工藝,同時也給中國公路建設領域的技術人員以很大的刺激和壓力,促使他們不斷學習,不斷成長?!绷_朝東還記得當時交通部部長錢永昌視察京津塘高速公路時曾對引進設備發揮的作用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京津塘高速也有國產設備的身影出現
在京津塘高速公路工地,也零星出現了國產設備的身影。北京市公路局懷柔公路管理所與延慶公路管理所共同承擔了京津塘懷柔段的施工。據當時懷柔公路管理所機修車間主任王淑君說,在修路基過程中他們購買了洛陽建機廠與寶馬格合作生產的第一臺YZ18振動式壓路機,當時邊試用、邊在現場還進行了技術改進。在此之前,路基壓實多用靜碾壓路機,而振動壓路機可根據不同要求提高激振力,使回填厚度由20公分提高到30公分,而且還不影響密實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之后面層施工時花了159萬元購買了德國生產的ABG411攤鋪機,因其熨平板帶有振搗功能,電腦找平,攤鋪寬度可達6米,算得上當時國內最先進的設備之一。后來還購買了一臺8噸的徐工CC21的雙鋼輪壓路機,這些設備都為達到工程施工標準立下了汗馬功勞。
總之,京津塘高速公路的成功修建,為中國公路建設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其意義遠遠超出了一條公路的建設。中國首次引進國外科學的管理模式來推動基建改革,建立起工程項目業主負責制、招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培養了一批適應高速公路的建設人才和管理人才,而且使我國公路建設技術裝備一步跨過了二十年的距離。
引進技術 奮起追趕國際水平
通過修建滬寧高速,京津塘高速公路,中國的公路建設者們深切地感受到了機械化施工設備對于保障高等級公路施工質量的重要性,而國內的路面與壓實機械設備制造企業則看到了與國際水平的巨大差距?!捌呶濉?、“八五”期間,國務院重大裝備辦公室、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交通部、建設部、機械部等政府主管部門通過國家重大引進技術消化吸收計劃安排了一批路面機械方面的重點項目。據時任交通部科教司副司長劉家鎮回憶,列入“八五”國家計劃的項目有:經貿委的“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關鍵設備”引進技術消化吸收一條龍;計委的“高等級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機械開發與研制”技術攻關,還有同重大項目配套的“技術改造”等共20多項。這些項目總投資接近2億人民幣,交通部、建設部、機械部都積極組織相關企業和研究單位參加項目的開發。交通部作為公路建設主管部門和最大的用戶,承擔了較多的路面機械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項目。
至今看來,這是我們筑機行業最大的一次國家科技投入。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路面與壓實機械分會理事長吳竟吾回憶說: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生產的壓路機以靜碾壓路機、輪胎壓路機為主,產品品種少,質量較低,技術水平不高,1978年全國壓路機年產量才770臺。1982年,洛建結合當時國情和液壓技術較為薄弱的情況,在學習國外技術的基礎上,將3Y12/15型靜作用壓路機的行走驅動系統移植到YZ410型振動壓路機上,改型設計了YZ10B型機械式振動壓路機。該機投放市場后,因技術性能穩定和適應國情,受到用戶好評,榮獲1985年國家銀質獎。這是我國機械式振動壓路機的源頭。1984年5月徐州工程機械廠與瑞典Dynapac公司簽訂許可證貿易技術引進合同,引進CA25—Ⅱ和CC21兩個系列四個類型振動壓路機產品。當時技術引進與消化吸收比較成功,產品應用效果良好。這次引進使得我國壓實機械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1986年,徐工超越洛建成為壓路機行業龍頭。
此后洛建廠引進德國BOMAG公司雙鋼輪振動壓路機技術;湖南江麓-浩利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引進德國CASE-VIBROMAX公司壓路機技術;山東公路機械廠引進日本KAWASHAKI公司壓路機技術?!斑@一輪技術引進迅速提高了我國壓路機行業的設計、制造水平,縮短了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眳蔷刮嵴f。
1983年西安筑路機械廠在引進英國PAKER公司的1000型瀝青攪拌站的基礎上研制開發了LB2000型,并通過一條龍計劃推出了更大型的210t/h的M3000型瀝青攪拌設備。同時西筑1987年在引進Dynapac-Hos技術的基礎上生產了鋪寬7.25m的LTY8型瀝青攤鋪機和鋪寬7.5m的GTLY9500型高密度攤鋪機。1989年徐州工程機械廠引進了德國Vogele的技術生產了S1502、S1704、S1804以及S1700、S1800等幾種輪胎和履帶式的瀝青攤鋪機,1992陜西建設機械廠引進了德國ABG鋪寬12m的瀝青攤鋪機,其技術水平與德國ABG保持同步。另外,福建三明重型機器廠引進了日本新瀉的就地再生拌合攤鋪機。鎮江路面機械總廠引進了日本日工的攤鋪機制造技術。
經過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進而逐步實現國產化再進入市場,以上這些產品項目填補了當時公路建設市場急需的空白,同時,這些企業也在消化吸收、跟蹤研發的基礎上成為我國路面機械市場上的骨干企業。時任交通部科教司副司長劉家鎮認為:“這些技術引進項目總體來說具有超前意識,也立足于解決國內公路建設中的實際需求,產品進入市場后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仡^來看,當年這一輪以政府主管部門為主導的技術引進推動了路面機械行業的技術進步,縮短了我們與國外先進技術的差距,為我國此后大規模展開的高等級公路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
孫祖望教授也認為:當時在路面機械行業展開的這一輪技術引進,從整體上使我國路面機械行業技術水平上了一個較高的臺階。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外國的封鎖和我們自己的閉國自鎖,技術信息十分閉塞,技術人員往往只是憑著國外雜志上的圖片或看到的機器外貌,自己琢磨著仿造出一臺類似的機器。到了八十年代初,對于工程應用中急需的設備采取買進一臺樣機,解體后進行測繪,然后進行樣機試制。這種測繪表面看樣機設計的時間縮短了,但是實際上從樣機到成熟產品仍需要經歷3-5輪的修改,否則就是照貓畫虎,相差甚遠??偟脑囍瞥芍芷谝埠荛L,成本不低,往往仍難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傲濉薄捌呶濉逼陂g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過程中,大批技術人員出國考察、培訓,近距離地學習國際上先進的產品技術以及大型機械化配套施工等,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現代化專業知識的技術人才,這為我國路面機械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支持。
西安筑路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世坤曾多年從事技術研發管理工作,他對此感同身受:1978年西筑廠僅有10余名設計人員,不能獨立開發研制產品。通過承擔交通部一系列重大技術引進消化吸收項目、出國考察培訓等活動,在西筑廠內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具有深厚基本功和前沿技術眼光的設計研發人才。近年西筑推出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J4000型攪拌設備,已能立足于自主研發為主?!斑@支技術人才隊伍是西筑持續引領瀝拌行業技術潮流的根本保障!”李世坤說。
經過“七五”、“八五”期間的大發展,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我國路面機械行業取得了空前發展,主要的產品已形成系列,產量、產值均大幅度增長。
這些發展使我國鋪筑高等級公路的機械化施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對于二、三級公路甚至一級公路的修筑,機械化施工的設備已經基本可以立足國內生產。
到1997、1998年前后,國內年生產鋪寬6-12m的攤鋪機100臺左右,已能部分替代進口攤鋪機完成高等級公路面層攤鋪施工;年生產60-240t/h各種型號的間歇式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50-60套(臺),生產率100t/h以下的攪拌設備已經不再進口,100t/h以上的有1/3由國產設備替代了進口產品。
97金融危機危中有機
路面機械跨入大發展時期危機中產生的巨大需求
1997年前后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中國經濟受到的沖擊不大,反而是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中央政府采取擴大財政支出、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讓我國公路建設事業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輝煌發展時代?!胺e極的財政政策”一直施行到2004年,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在此期間進入了“黃金發展時代”。
1996年-1997年間全國公路建設投資已經開始了較大幅度的增長,分別達到了1044.41億元和1256.09億元,到1998年,全國公路建設投資同比增長73%,達到2168.23億元!此后,公路建設投資力度迅猛增加,2002年突破3千億,2004年遠超4千億,2005年突破5千億,最近兩年都在6千億以上,2007年公路建設投資總額在6489.91億元(見表3)。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在一次談話中回憶說,當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中國1998年至2003年對公路建設的投資總額達16254.3億元,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占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4%至5%。
群雄逐鹿:英格索蘭來了,
中聯三一來了,柳工常林也來了
巨大的公路建設投資形成空前規模的市場需求,從1998年至今,中國的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進入了空前繁榮時期。產品的技術水平以及產銷量、從業企業的數量和產值規模都進入全新階段。最明顯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國際著名的路面與壓實機械企業均進入中國投資設廠;另一個是從2000年以來,伴隨著整個工程機械行業的大發展,一些實力雄厚、研發能力強的工程機械骨干企業涉足路面機械行業,如柳工、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
1997年美國英格索蘭公司在無錫設廠生產壓路機,這是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F任沃爾沃道路機械銷售總監的范建章于上世紀90年代末就加入了英格索蘭無錫工廠,是英格索蘭的“老人”。他回憶說:“1997年2月英格索蘭公司以770萬美元注冊資本,在無錫成立了組裝工廠——英格索蘭(無錫)道路機械有限公司。一開始的著眼點是為了使產品的價格降低,并且還為產品維修提供配件和備件基地。但是設廠帶來的影響遠大于此,一下子拉近了與中國用戶的距離,從供貨周期、售后服務等方面在幾家外資品牌中占據了先機?!痹驹谥袊脩糁胁⒉恢挠⒏袼魈m,憑借率先建廠迅速超越了德國Bomag和瑞典Dynapac等品牌,在很長時間里一直是中國壓實與攤鋪設備市場上外資品牌的老大。迄今為止,英格索蘭已在中國累計銷售了2000多臺各種型號壓路機。2007年沃爾沃收購了英格索蘭。
英格索蘭設廠的成功,引發了其他外資品牌競相來中國建廠。1999年Dynapac在天津武清開發區設立獨資工廠生產壓路機和攤鋪機,隨后Bomag在上海、維特根在河北廊坊、卡特彼勒在徐州、AMMANN、瑪連尼在上海先后建立了獨資公司,到今天為止,世界上著名的路面與壓實機械跨國公司已全部登陸中國。當年學習模仿的對象,如今“同臺競技”,這也使得中國企業可以提升競爭水平,更好地為中國用戶提供服務。
與此同時,1997年之后,在公路建設巨大市場機會的吸引下,一批實力雄厚的工程機械行業骨干企業如中聯重科、三一重工、柳工、常林、山推等企業涉足路面機械領域,帶來了研發、制造、營銷等方面的先進理念,諸如按揭購買、代理銷售、壓路機整機“三包”服務一年等等陸續在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出現了。中聯重科、三一重工從1998年底即涉足壓路機生產,所推出的全液壓高性能壓路機產品對市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此后又相繼研發推出了瀝青混凝土攤鋪機、路面冷銑刨機等,在高等級路面鋪筑市場搶占了一席之地。柳工在裝載機領域積累了巨大能量之后,2000年收購了壓路機行業知名企業江陰交通工程機械廠,高調進入路面與壓實機械市場。收購后數年時間,柳工壓路機已從2001年的銷售222臺迅速達到2007年的850臺,已躋身壓路機市場前三甲之列。2004年4月,柳工CLG512瀝青混凝土攤鋪機正式面市,之后又推出了路面冷銑刨機……中聯重科推出的國內最大的BG2100冷銑刨機,三一2001年研制的LTU90/120攤鋪機、2003年推出了瀝青混合料轉運車LHZ25A,徐工推出的RP951等產品均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中國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領先企業的市場研發能力已經有了質的提高。
今非昔比,我們已不是“吳下阿蒙”
經過1997年至今的這一輪“黃金發展時期”的發展,中國的路面與壓實機械的制造能力和市場規模都已走上了世界頂峰,產品技術水平業已實現了質的飛躍。以下這組數據可以說明:
壓路機銷量從1997年的4786臺增長到2003年的11113臺,達到歷史最高紀錄,此后數年一直在一萬臺左右徘徊,2007年銷售9828臺,其中出口2258臺。
瀝青攤鋪機從1997年的284臺增長到2003年的1363臺。2007年銷售1111臺,其中出口73臺。而在2001年以前的很長時間里,瀝青攤鋪機每年的進口量都占到全國銷量的1/3還要多,出口數量非常小。
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從1997年不足160臺(套)增長到2007年全國市場銷售500臺套,現在除部分生產率為240t/h以上的攪拌設備還有進口外,市場上基本以國產攪拌設備為主。
最近十年來,我國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日漸走向成熟,壓路機、攤鋪機產品更加系列化,產品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接近和趕上國際先進水平,質量可靠性方面也早已與以前人們印象中的“中國造”不可同日而語。長安大學工程機械學院院長焦生杰教授認為,我國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經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化程度的提高和公路建設的持續發展,模仿學習、引進消化的時代已經過去,新一輪競爭開始了,2000年以來,三一、中聯、柳工新進入的企業開發的一批攤鋪機、壓路機在施工性能上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尤其是2002年我國通過“863”國家高新技術項目——工程機械機群智能化系統研究,以徐工、三一為代表的企業路面施工機械技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徐工科技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楊東升在接受采訪時說,徐工集團壓實機械的發展史從一定程度上是中國路面與壓實機械發展的一個縮影。從六十年代的樣機仿制到今天自主研發,實現了我國壓實機械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單一品種規格到今天的靜碾、輪胎、全液壓振動壓路機各種規格系列的壓實機械品種的跨越。20世紀80年代初,徐工率先引進開發的CA25、CC21振動壓路機使得我國壓實機械實現了一次質的飛躍。20世紀80年代末,徐工集團開始與德國VÖGELE公司合作,引進其具有世界領先地位的瀝青混凝土攤鋪機生產制造技術,經過多年的消化、吸收、改進、創新,現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功能瀝青攤鋪機、穩定材料攤鋪機、機械傳動攤鋪機以及輪胎驅動攤鋪機、履帶式瀝青混凝土轉運車等系列近二十個型號的高科技產品。另外,徐工根據道路修筑需要還開發生產了瀝青拌合站、平地機、穩定土廠拌、穩定土路拌、銑刨機、稀漿封層機等?!叭觊g,徐工基本實現了‘國產壓實機械系列化,路面施工設備配套化’的目標,體現了我國民族工業具備的信心和實力?!睏顤|升說。
更能說明問題的,近些年中,我們自主研發的一批高性能、高科技含量又能很好適應中國道路建設用戶需求的產品,如徐工推出的XSM220振動壓路機和RP1356-Ⅰ型智能攤鋪機,中聯重科YL26全液壓輪胎壓路機、LTUH90攤鋪機,三一重工LTU90SⅡ伸縮式瀝青攤鋪機、西筑J4000、H4000型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洛建LSS320B單鋼輪振動壓路機、鎮江華晨華通路面機械有限公司ABH3000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等等產品,已經能夠很好地代表中國路面與壓實機械行業的實際技術水平??陀^地比較,這些產品與國際相同產品的差距,我們可以自信地說,經過三十年來大步跨越、只爭朝夕的追趕,我們如今可以真正與國際同行同臺競爭而未必輸在起點上!
再回頭來看,我國的公路建設水平,與20年前修建京津塘高速公路時的窘迫尷尬相比,今天中國的高速公路建設水平已經處于世界前沿水平!高速公路每年建成通車里程達到5000公里,令歐美等各國驚訝不已。高速公路總里程在不久的將來很快將超越美國的紀錄。我國已建成沙漠地區高速公路、高寒、高海拔地區高速公路,世界最長的跨海公路大橋、世界上最長的雙洞公路隧道、上海F1國際賽車場賽道……不僅是在國內,今天中國的公路建設隊伍已經大步跨出國門,活躍在世界各地,承建包括歐美發達國家在內的各國公路建設工程。二十年前的京津塘高速公路工地,我們只能充當小學生的角色,如今我們甚至可以比當年的“老師們”更高效、高質量地完成一項項高難度的公路建設工程!有了先進的施工機械保障,我國的公路建設者正在創造一項又一項的世界紀錄!
作為路面與壓實機械改革開放三十年跨越發展歷程的記述者,我們為30年來的輝煌巨變倍感驕傲!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