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一帶一路”向西走,黎巴嫩街頭。在這個阿拉伯語系的國家,施云龍一次次被“你好”的問候語感動。
施云龍是中鐵裝備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生產部部長,是盾構機“l a”(麗雅)也即“中鐵237號”的“監護人”。
黎巴嫩當地時間5月5日中午12時,伴隨著人群的歡呼,黎巴嫩貝魯特引水工程3號隧洞最后一片巖塊轟然碎落,“中鐵237號”成功完成隧道洞穿的階段性任務。
作為項目的參與者和見證者,施云龍難掩內心的激動。2016年6月,漂流過海2個多月,“中鐵237號”從娘家中鐵裝備來到黎巴嫩。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戈壁灘,當地居民用水大多是桶裝水?!笔┰讫堈f,為了解決貝魯特的飲水問題,黎巴嫩決定從貝魯特南部31公里的一個山區水庫建設引水工程。其中,引水工程的22公里需要穿山打洞。由于工程是解決首都貝魯特市的用水問題,黎巴嫩政府項目業主尤為重視,他們為“中鐵237號”取名“l a”(麗雅),寓意慷慨、正直、開放。
目前,黎巴嫩貝魯特引水項目3號隧道已洞穿,預計到2019年,整個引水隧洞項目可投入使用,將基本解決貝魯特用水問題,總計約160萬人口將從中受益,告別桶裝水歷史。
隧洞貫通現場,黎巴嫩大貝魯特供水項目業主監理總監Philip·Nassar難抑內心激動:“項目建好以后,可以把遠方水庫的水引到市里,這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
在黎巴嫩,施云龍深刻感受到“一帶一路”提出以來沿線國家的變化。除了經濟交流,黎巴嫩還建設有孔子學院,中文在當地是一種時髦的“外語”,一些孩子們會專門和中國人對話,提高語言水平。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