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是三一兩大核心競爭力之一,三一科技節彰顯的是三一研發創新的實力與勇氣,蘊涵的是三一研發人員的智慧與刻苦鉆研的專業精神,呈現的是一項項填補行業空白甚至改變世界的成果與專利。在這個希望的春天,三一的科技之光越發灼人眼球。
科技成果層出不窮
3月31日,繼三一營銷晚會、三一節晚會之后,三一人又迎來了“三一科技節”。創新與發展成了這個節日的主旋律。
當天上午9點,在三一工業城,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總裁唐
修國、執行總裁向文波、第一副總裁易小剛等公司領導為2008年三一科技節開幕剪彩。
現場,易小剛發布了“三一集團2007年度十大科技新聞”:2007年首屆三一科技節勝利召開,董事長贈送大禮包,科技人員大幅加薪;66米泵車以“最長泵車臂架世界紀錄”錄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品質天下行”,66米泵車全球巡展成功;泵王擎起中國第一高樓,三一重工以492米的單泵垂直泵送高度再次刷新紀錄;SCC9000型(900噸)履帶起重機成功下線;亞洲工程機械展,紅色之星,引領未來;“國家之責大于企業之利”,三一重工平地機破冰鏟雪;SR360旋挖鉆機——亞洲首臺自主開發的最大噸位旋挖鉆機;SY650大型挖掘機成功下線;EBZ200H硬巖掘進機完成科技成果及新產品鑒定;三一集團第一副總裁易小剛博士榮獲“長沙市2007年科學技術創新貢獻獎”,獎金100萬元。
三一科技成果展覽讓人大開眼界,新技術的運用已經實現市場效益。
2007年三一集團全年申請專利再創最高紀錄,共申請專利200件,國際申請8件,國外國家19件,專利授權123件,發明授權5件。截止2008年2月,三一集團共申請專利710項,其中發明專利149項、國際專利27項,已授權專利446項。2007年,三一研發新品十幾種,多項產品填補國家空白,“品質改變世界”的形象巋然屹立。
論創新談發展
三一集團2008年度科技工作會議、三一集團2008年度院長論壇是科技節的兩大議題。在科技工作會議上,三一集團首席科學家易小剛對2007年三一集團科技工作做了全面深入的總結。
泵送、路機、起重機、港機、上??萍?、北京樁機、沈陽重裝等18個研究院的院長出席了院長論壇。坐而論道,院長們對產品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分析討論。易小剛希望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的力度,通過產學研銷一體化的研發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速度,為實現世界500強而奮斗。
科技人才輩出
當晚8點,三一科技節表彰晚會在馬可、楊樂樂、李玲玉等明星以及譚維維、唐笑、王錚亮等超女、快男的助陣下,將科技節氣氛推向高潮。
三一的研發人員,無論是資深的院長教授,還是年輕的新生力量,無疑就是三一的超男超女,他們的辛勤創造鑄就了三一的品牌。晚會表彰了一大批研發技術團隊和個人,優秀研究院、優秀研究所、三一科技進步獎、三一科技創新獎、先進科技個人、優秀標準化工作者獎、優秀專利工作獎等9個獎項一一揭曉。
據了解,獲得優秀專利工作部門獎的攪拌設備研究院,其備自主研發的三一重工微泡型瀝青水泥砂漿車,一個產品就擁有26項國家專利、4項發明專利。
當晚,公司拿出近70萬元,獎勵這些研發骨干、精英。
三一重視人才,尤其是科研人才。2001年,三一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先后有長安大學、西安大學、長沙理工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博士進駐該站從事科研工作;2006年,三一與長安大學合作開辦碩士研究生班,同時還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長安大學等眾多高校聯手開發科研項目。2007年,中南大學三一研究院成立,產學研一體化模式貫穿了三一的發展歷程。
創新獲得財富,贏得尊嚴,實現理想。秉承“幫助員工成功的理念”,三一將進一步推動研發人員送讀工作,將成就突出的研發人員送往麻省理工大學、加州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深造,此舉更將有利于加快技術知識與生產力的轉換速度。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