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10月16日的6124點,到2008年4月1日的3308點,短短半年時間,股市跌去了2816點,跌幅45.98%。
陰霾,長達6個月的陰霾。這單邊下跌的下降通道,如同一條吞噬股民血汗錢的黑色巨龍,走下喜馬拉雅山,穿越青藏高原,也走過了平原,現在已經接近廣東沿海了。
再不能跌了,再跌,就到海平面以下了。
中國高層領導人和經濟學家們一再表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真不明白股民們不信任什么,不信任國際經濟所面臨的宏觀面?不信任中國經濟基本面的未來走向?還是不信任上市公司老總,抑或不信任自己?否則,為什么暗潮涌動6個月,卻沒有回暖跡象?
今天打開電腦,猛看到一則公示:中聯重科董事會同意收購一家意大利工程機械制造公司60%的股權。
公示稱:中聯重科第三屆董事會2008年度第四次臨時會議于3月29日召開,通過議案,同意公司聯合Hony Capital(弘毅投資)等共同投資方計劃以投標方式收購一家主營業務為工程機械的意大利公司100%的股權,其中公司擬收購其60%的股權交易。
在網上查一查中聯重科的背景資料,赫然發現,其領軍人物詹純新,確實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家伙,他要締造的,并不是一家偏于湖南一隅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而是要締造中國工程制造業的地標,要讓中國制造四個字名揚國際。
資料顯示,詹純新邁向國際的第一步,是于2006年7月引進了一個戰略合作伙伴——弘毅投資。弘毅投資是由聯想集團控股的投資基金,其運作模式類似于國際收購基金,其目標是成熟的企業及其控制權。有了這樣一個戰略合作伙伴,詹純新果然甩開膀子大干了。2007年,先后投入4億元,在湖南當地收購了一系列公司,使得中聯重科的經營單元達到20個。同時,詹純新表示,這并不是他個人的終極目標,更不是中聯的終極目標,未來3至5年內,中聯旗下的經營單元將達到50個。不論經營單元的規模,僅從數字上可以看出,詹純新的5年計劃,是超出1.5倍的發展規模。
2008年一開始,中聯重科就擺出了大收購的架式,僅僅幾天前,公司公告以3400萬元收購陜西新黃工機械公司,并計劃對新黃工增資1.9億。進行這次并購時,詹純新曾表示,要用5到10年的時間,使中聯企業成為工程機械業的中國第一,世界前十。
有分析師說,“中聯要實現進入世界前十的戰略目標,僅憑現有的產品規模是遠遠不夠的,公司需要進入一個擁有巨大市場容量且能夠上規模的行業,尤其是要進入國際市場搏擊?!?/P>
當時曾有消息透露,國內的工程機械企業,競爭異常激烈,僅湖南,便有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兩家,若想有更大的發展,必須將收購觸角伸向國外。有知情人士表示,中聯和三一同時看中了一家意大利企業,想對其展開收購,雙方正在較勁。
從今天的公示可以看出,湖南兩家工程機械公司角逐意大利的結果,是中聯重科拔得了頭籌。
不管是中聯獲勝還是三一獲勝,終究是中國企業收購了外國企業,是中國人勝了。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
接下來,筆者通過朋友打聽了一番,得知更為確切的消息,這間被收購的意大利公司,竟然是CIFA公司:一家創建于1928年,年銷售規模約40億歐元,在同行業世界排名第三的公司。
好家伙!好膽識!好胃口!
在前一天1429家交易股票有822跌幅超過9%的黑色愚人節之后,看到這樣一抹亮色,確實令人振奮,也讓人更進一步堅定中國經濟基本面沒有變的信心,同時,對于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的責任心和民族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或許,這次并購事件,同時吹響了中國企業向世界進軍的號角?
筆者通過朋友獲知,今年,將是中聯重科的大收購年,緊跟而來的,還有一系列大手筆。聽到此語,筆者不禁想再大叫一聲:好樣的漢子,詹純新!美國經濟不是在大幅下滑嗎?也許并購美國公司,正當其時?詹純新的下一個收購目標,會不會選在美國?或許,有一天,波音公司也會成為中國的囊中之物吧。
屆時,此一盛舉的里程碑上,是否一定大大地寫上三個字:詹純新?!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