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特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原特鋼)今日在深交所上市了,業內人士指出,中原特鋼此次上市募集的資金項目實施后,中原特鋼在工業專用裝備及大型特殊鋼精鍛件市場上將進一步增強競爭力,各類產品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地位。
同時,將進一步擴大公司的資產規模,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提高經營成果,鞏固并提升公司的競爭能力,對公司的長遠發展產生積極有利的影響。
領軍大型鋼精鍛件行業
中原特鋼主要從事工業專用裝備及大型特殊鋼精鍛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是國內目前擁有從熔煉、鍛造、熱處理到機械加工完整生產線的大型鍛件生產企業。工業專用裝備:主要產品包括石油鉆具、限動芯棒、鑄管模等,用于石油鉆采、無縫鋼管生產、球墨鑄鐵管生產等工業裝備領域。大型特殊鋼精鍛件:主要產品包括冶金軋輥、連鑄輥、汽輪機電機軸、大規格模具鋼等定制精鍛件與機械加工件產品,用于石油、電力、船舶、冶金、機械等重大裝備制造領域。
據了解,自中原特鋼成立以來,一直從事工業專用裝備及大型特殊鋼精鍛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主營業務未發生變化。公司是亞洲最大的限動芯棒生產企業之一,所生產的限動芯棒產品替代進口填補國內空白,2006年11月被國家科技部、商務部、環??偩趾唾|檢總局聯合認定的國家重點新產品;公司是目前國內領先的無磁鉆鋌生產企業,國內市場占有率達80%左右,曾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發明三等獎;無磁鉆具、鑄管模、連鑄輥等產品均為省級高新技術產品。公司先后取得了軸承鋼材 “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壓力管道元件“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A1級別超高壓容器制造許可證”、美國石油學會石油鉆具產品API會標使用權、船用鍛件通過美國船級社ABS、挪威船級社DNV、中國船級社CCS、韓國船級社KR、德國船級社GL及英國勞氏船級社LR等認證。公司生產的“探源”牌石油鉆鋌、整體加重鉆桿分別于2008年1月、2008年12月被中國石油(601857)和石油化工設備工業協會分別評為 “馳名品牌”、“名牌產品”。
中原特鋼表示,未來幾年,公司立志成為以石油鉆具、限動芯棒和大規格模具鋼為代表的、為先進裝備制造業和能源冶金行業提供關鍵重要部件的專業制造商,建成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工業專用裝備及大型特殊鋼精鍛件生產企業。同時,公司將繼續在限動芯棒、無磁石油鉆具等產品方面保持國內領先地位,在冶金軋輥、鑄管模、超高壓容器及大型特殊鋼精鍛件等產品方面保持國內重要制造商地位。
[next]
集成多方面優勢于一身
中原特鋼之所以能在大型鋼精鍛件行業成為領軍者,公司在產業鏈,生產技術,客戶資源等各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中原特鋼生產工序完整,除擁有熔煉、鍛造能力外,還具備強大的機械加工、熱處理能力,生產工序完整,工藝可控能力強。生產工序完整為企業確立了以下市場能夠以較低成本獲取特殊鋼原材料的競爭優勢,由于大型鍛件往往是根據客戶的特殊需求定制,各類客戶對特殊鋼原材料的種類、規格要求差異很大,而需求量則比較小。比如部分客戶對特殊鋼原材料中鉬、鎳、鉻等元素含量要求比較高,但是整個原材料的年需求總量卻僅為100噸,有些年份僅為60噸。而大型鋼鐵企業提供的特殊鋼產品種類很少,大部分為標準化產品,同時也不會為一般客戶提供少量特別產品服務,即使提供部分產品,但價格較高,生產時間無法保證。這就使得一般鍛件生產企業的特殊鋼原材料成本較高,時間成本也較高。公司擁有特殊鋼熔煉設備與技術,可以按照客戶的需求進行特殊鋼原材料的生產,并且保證生產時間,從而降低特殊鋼原材料成本。
分析人士指出,與一般鍛件生產企業及一般機械加工企業相比,公司擁有從熔煉到機械深加工完整的生產鏈,各道工序內部緊密結合,上下生產工序高效協作,能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作出快速有效的調整,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中原特鋼在設備配套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公司主要生產線為國內領先的精密鍛造生產線,擁有從熔煉到鍛造、機械加工、熱處理所需的具有國內或國際先進水平的工藝裝備和理化檢測手段,部分核心技術為國內獨有,具有行業領先性。公司精密鍛造生產線可以實現恒溫鍛造,適合大型、復雜、異型、超長軸類或矩型鍛件的生產,在高合金工模具鋼、不銹鋼、鈦合金等高品質、高性能、高難度材料鍛件產品生產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了解,公司擁有的1400噸精鍛機是引進奧地利GFM公司生產的自動化操作鍛壓設備,目前仍是國內最大的精鍛機。全部鍛造過程由計算機進行程序控制,具有生產效率高、鍛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質量好、材料利用率高、全長度上均勻變形等獨特優點,是油(水)壓機和其他鍛壓設備所不能相比的。精鍛機具有四個錘頭,每個錘頭打擊力1400噸,鍛造時夾爪夾住坯料,通過定心鉗保證坯料中心和鍛造中心保持一致,沿工件圓周方向同時鍛打,工件在三向壓應力狀態下進行塑性變形,受力均勻,內部組織致密。由于精鍛機鍛造時打擊速度175次/分鐘,變形時將大量的機械能轉化為熱能傳遞給坯料,補償了坯料的熱損失,因而坯料溫度降低較慢,鍛造時在鍛件的全長度范圍內溫度相差不大,鍛后可獲得均勻致密的內部組織。
公司2009年5月正式投產的4500/5000噸油壓快鍛機是從德國SMSMeerGmbH公司引進的世界最領先的鍛造設備。該設備具有最高5410噸的鐓粗力,最大鍛造鋼錠直徑Φ1550mm,鍛造精度±1毫米,鍛造頻率最高可達137次/分鐘,并具有遠程診斷功能,可生產大規格的限動芯棒鍛坯、工模具扁鋼鍛坯、冶金軋輥鍛坯、高壓鍋爐管鍛坯、電站設備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市場前景廣闊的產品。公司以1400噸精鍛機、4500/5000噸油壓快鍛機為主要設備,建立了包含電弧爐、精煉爐、電渣重熔爐、油壓快鍛機、多種熱處理設備、數控車床、臥式車床、深孔鉆鏜床等設備的精密鍛造生產線。以上生產設備協同運作,保證了公司生產工藝的先進性和穩定性,使公司在同行業中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
在生產技術方面,中原特鋼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公司工業專用裝備及大型特殊鋼精鍛件產品以超長件為主,經過十多年來的工藝研究,形成多項獨特技術,并獲得超長軸類件臥式淬火裝置、浮動鏜削深孔專用工裝等多項專利。
同時,公司擁有大型鍛件生產多項專有技術。其中:超長精鍛件生產技術及全長度性能穩定性控制技術,主要應用于高強高韌連軋管機限動芯棒生產;高強度、高韌性特殊鋼材料生產技術,通過熔煉技術控制來提高鋼材冶金質量,保證鋼材在具備高強度的同時具有良好的韌性,以滿足材料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的應用,延長產品使用壽命;等溫鍛造技術,結合公司1400噸精鍛機的裝備優勢,實現快速鍛造過程中坯料溫度基本恒定,保證鍛坯致密度和綜合力學性能。公司擁有大型復雜設備的配套和維修技術。精鍛機、油壓機、煉鋼爐等設備的精密性要求很高,由于零部件與技術的匱乏,這些設備的配套與維修一般都依賴國外設備供應企業,維護成本居高不下。公司在生產過程中逐步掌握了精鍛機等設備的配套與維修技術,建立了一支技術維護團隊,實現了精鍛機配套部件大部分自行生產、維修工作自行完成。同時,公司將兩臺自由鍛壓機由水壓機改裝為計算機聯動控制油壓快鍛機,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公司承擔起草的石油鉆具用鋼棒國家標準即將發布。
在客戶資源方面,中原特鋼也有一定的優勢。經過十多年的經營努力,公司目前已成為眾多國內外行業領先企業的重要供應商,這些領先企業均為公司核心客戶,公司與核心客戶之間形成彼此信賴、互相協作的穩定合作關系。在工業專用裝備方面,公司是國內石油裝備、電站設備、船用設備、冶金設備、港口設備等行業龍頭企業的重要供應商。
[next]募集資金提升競爭力
中原特鋼表示,為鞏固和加強公司在大型鍛件行業的競爭地位,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公司經營業績,公司擬向社會公開發行不超過7900萬股人民幣普通股,募集資金用以投資綜合技術改造一期工程項目、SX-65精鍛機現代化改造項目和綜合節能技術改造工程項目。
據了解,以上項目總投資額為67279.10萬元。中原特鋼表示,公司將按照輕重緩急的順序安排項目資金。根據公司“十一五”發展規劃,公司立志成為以石油鉆具、限動芯棒和大規格模具鋼為代表的、為先進裝備制造業和能源冶金行業提供關鍵重要部件的專業制造商,建成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工業專用裝備及大型特殊鋼精鍛件生產企業。公司堅持走“專、精、特”發展道路,不斷完善差異化競爭戰略,從自身實力出發,多年來形成了以限動芯棒、石油鉆具等工業專用裝備及冶金軋輥等大型特殊鋼精鍛件為代表的產品格局。
業內人士指出,在此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完成后,中原特鋼將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擴大優勢產品產能,提升公司綜合技術裝備水平,節約能源與生產成本。年新增機加工產品3.44萬噸,使石油鉆具達到年產20000支、限動芯棒10000噸、冶金軋輥10000噸。同時形成模具扁鋼5000噸、風力發電機主軸4000噸新的優勢產品,使公司形成兩大類、3~5項優勢產品。逐步實現建成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工業專用裝備及大型特殊鋼精鍛件生產企業的戰略目標。
同時,項目實施后,中原特鋼在工業專用裝備及大型特殊鋼精鍛件市場上將進一步增強競爭力,各類產品市場占有率將進一步提升,繼續保持國內領先地位。同時,將進一步擴大公司的資產規模,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提高經營成果,鞏固并提升公司的競爭能力,對公司的長遠發展產生積極有利的影響。
在未來,中原特鋼表示,將積極貫徹國家節能降耗工作目標和任務,落實節約資源基本國策。隨著公司生產能力的逐步提高,公司對電、天然氣、氧氣、蒸汽的需求將大大增加,
為了解決產能提高和能源供應緊張的矛盾,降低能源消耗,實施清潔生產,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公司決定進行綜合節能改造,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消耗,減少污染,保護環境,降低成本,實現公司可持續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