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重達3600噸的預置框構完成最后10厘米的推進,南水北調中線天津干線天津段工程主要施工難點――京滬鐵路穿越段昨日提前貫通,這也創造了華北地區鐵路穿越支護框構規格之最。
1月18日上午10:25,戶外溫度-8℃。負責施工的中鐵六局北京鐵建公司項目經理劉志強在和地面監測人員確認沒有列車通過后,啟動了電力設施。在20臺千斤頂的共同作業下,長31.4米、寬11.1米、高10.5米、壁厚近1米、自重約3600噸的預置框構被緩緩頂入曹莊站以西、楊柳青電廠以東段的京滬鐵路下,完成了最后10厘米的穿越。這短短的10厘米標志著預計工期為10天的京滬鐵路穿越工程被縮短至3天,創造了華北地區鐵路穿越的一項新紀錄。天津市水利建管中心南水北調天津干線項目負責人季洪德介紹,京滬鐵路穿越工程是天津干線天津段的主要施工難點之一,在曹莊站以西、楊柳青電廠以東與京滬鐵路垂直交叉,全長124.5米。工程最大的難點在于要盡可能地降低工程施工和鐵路行車的相互影響,必須確保鐵路路基沒有絲毫偏差,才能百分之百地保證列車行駛安全。為了克服這一困難,該段工程采用了先頂進預置框構進行支護,再從框構內頂進預置輸水箱涵的非開挖施工工藝。此次使用的長31.4米、寬11.1米、高10.5米、壁厚近1米、自重約3600噸的預置框構創造了華北地區鐵路穿越支護框構規格之最,總頂程約50米。為了確保路基平穩,施工人員采用86根直徑90厘米的混凝土灌注樁對兩側土方做支護,采用打樁機把鋼筋打入地下,一邊打樁一邊灌注混凝土,并在兩排灌注樁外側打入2排攪拌樁以起到加固和防水作用。
為確保京滬鐵路和列車安全,并配合天津干線穿越工程施工,自1月7日起北京鐵路局已安排過往該段鐵路的列車將時速由160公里降低到45公里,并組織做好鐵路設施的安全檢測和維護。此次穿越完成后,用于支撐路基和鐵軌的工字鋼將被撤下,重新鋪上路基換上枕木。后續125米9節輸水箱涵的建設工作將于今年4月全部完成。據了解,至本月30日20:00,列車運行將恢復正常時速,在減速期間途經此路段的列車將出現5分鐘左右的晚點,對春運不會造成影響。
截至目前,由本市負責建設管理的天津干線天津段19.7公里工程,已累計完成投資9.3億元,占合同額的96.6%。共建成輸水箱涵19.2公里,剩余的重要節點京滬高速公路穿越段也在抓緊實施,計劃今年上半年全部建成,這也標志著甘甜的長江水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