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近年來,我國高速鐵路發展迅速,動車組車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國產車輪跟不上提速要求,至今全部從日本、德國進口。我國開發的“大飛機”設計很先進,節油15%,引起世界關注,已開始批量訂貨,但飛機發動機、起落架、液壓管等以及涉鋼鐵材料的各種零部件,現在全部依靠進口。諸多事實表明我國鋼鐵產品強度低、性能差等問題亟待解決。
現實:提升質量形勢緊迫
劉海民是中國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他的另一個身份則是中國冶金商會專家組成員。身在鋼鐵行業,長期研究中國鋼鐵工業,跟蹤世界鋼鐵企業步伐,使劉海民對中國鋼鐵業有著更為清醒的認識。
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今后要重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調整優化原材料工業,促進制造業由大變強;要培育發展包括高端裝備制造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本建成快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等。
“這些產業快速升級和發展,對鋼鐵工業的要求已不是產量或品種,而是質量和性能。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能夠成為先進裝備制造業的強國和大國,關鍵在于它們具有生產優質鋼材的堅實基礎。而我國鋼材質量明顯跟不上現代產業體系的發展?!眲⒑C袢涨皩χ袊洕鷷r報記者表示。他認為,提高鋼材質量是我國“十二五”鋼鐵業重中之重。
近年來,我國高速鐵路發展很快,動車組車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相當于飛機起飛速度,要求車輪必須無缺陷,不允許有“偶然性”。但我國國產車輪卻跟不上高鐵提速要求,至今全部從日本、德國進口。
據介紹,目前一個動車組車輪300多公斤,進口價格高達6萬元人民幣,按噸位計算每噸20萬元,比國產普通車輪高15倍。動車組車箱用高強度、高韌性鋼板尚未開發出來,車輛制造廠等不及,只好用鋁合金板代替,成本很高。
我國開發的“大飛機”設計很先進,按動力學原理優化了機型,節油15%,引起世界關注,已開始批量訂貨。但飛機發動機、起落架、液壓管等以及涉鋼鐵材料的各種零部件,現在全部依靠進口。
風力發電機用齒輪、軸承,雖然轉速不高,不是“高、精、尖”產品,但它們是在荒漠、高原或海域80米以上高空運行,很難維修,壞一個小零件等于報廢整臺機組。因此,風電設備要求鋼材質量必須百分之百穩定和均一,保證20年不維修。但國產鋼材質量不穩定,用戶不敢采用,基本靠進口。
我國的齒輪鋼、軸承鋼、模具鋼總體是低檔過剩,高檔進口,國產鋼制成品壽命只有進口貨的1/2—1/3。據機械行業統計,全國每年進口高檔齒輪耗用約50億美元,相當于齒輪行業銷售收入的三分之一。
我國鐵路橋梁已向大跨度、輕結構、耐腐蝕、長壽命方向發展,但目前傳統的低合金橋梁板已不適應現代橋梁建設要求。
建筑鋼筋是我國用量最多的鋼材品種。使用低檔鋼筋一旦發生地震,會造成房屋粉碎性倒塌。上世紀全球因地震死亡120萬人,其中中國死亡60萬人。近兩年我國汶川8級地震死亡7萬人,智利8.8級地震死亡700人,新西蘭7.2級地震零死亡。劉海民認為,這與鋼材質量有直接關系。
據介紹,現在日本、德國等國家早已淘汰了335MPa的低檔鋼筋,采用強度在500MPa、600MPa以上高檔鋼筋。而我國目前使用的強度低、性能差的335MPa及以下鋼筋仍占三分之二。諸多事實表明我國鋼鐵產品強度低、性能差等問題亟待解決,提升鋼材質量形勢緊迫。
問題:需政府和企業共同解決
劉海民說,我國鋼鐵工業經過“十一五”發展,占世界鋼產量的比例由31%提高到45%,已經是名副其實的鋼鐵大國。但我國鋼鐵工業大而不強的一系列問題依然存在,主要是生產能力過剩、產品質量不高、資源保障差、環保滯后和效益低下。
鋼材是不可替代的高能耗產品。近幾年,中國鋼鐵業節能減排并取得了顯著成效,噸鋼綜合能耗已降到620公斤標準煤,年均下降1%左右,雖然還有潛力但空間越來越小。
劉海民認為,中國鋼鐵業最大的節能潛力已不在鋼材生產過程,而在提高鋼材質量,減少鋼材消耗。這是因為我國鋼材質量和性能普遍較低,用戶為了保證使用性能不得不以粗代細、以厚代薄、以大代小,浪費了大量鋼材。多消耗鋼材就是多消耗能源,同時多用鋼材又增加了車船重量,在運行中繼續增加能耗。
以汽車為例,我國乘用車使用優質高強鋼材的比例僅占21%,比國際平均水平?40%—50%?低一倍,比歐洲先進水平(47%—80%)低一到三倍。由于多用了鋼材,國產乘用車自重比歐、日車高10%以上,平均百公里耗油8.13升,比歐洲(6.6升)高23.2%,比日本(5.9升)高37.8%。我國造船業與此相似,每載重噸平均耗鋼300公斤,比日本平均耗鋼(220公斤)高36%。同樣增加運行油耗。
他認為,建筑領域同樣存在巨大的節材節能潛力。如以中高檔鋼筋取代低檔鋼筋可節約鋼材14%—20%;腳手架用高強鋼替代普通鋼可節約鋼材30%—50%;輸電鐵塔用高強鋼取代普通鋼可節約鋼材10%以上。
劉海民表示,提高質量和性能實現減量化用鋼帶來的節能減排效果,要遠遠大于鋼鐵生產過程中的潛力。
據初步計算,在去年我國消費6億多噸鋼材基礎上減少1億噸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實現這一目標,僅鋼材生產過程中至少可以少耗能62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6億噸以上。同時,鋼鐵行業將減少6億—7億噸物料運輸,車船等運輸工具會因使用高強鋼而減重從而降低油耗,這些都可以大大降低能耗和減少污染排放。另外,減少1億噸鋼材還可減少鐵礦石消耗1.5億噸以上,相當于去年進口礦石的四分之一,可大大緩解鋼鐵行業進口礦石的困境。
“全面提高鋼材質量,需要政府和企業各司其職共同努力?!眲⒑C窠ㄗh,國務院主管鋼鐵行業的部門、國家標準行政部門、質量監督部門和建設管理部門等,盡快組織制定、修訂、清理用鋼法規和設計規范,全面提高用鋼標準。要像監督食品質量那樣建立對鋼材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監督和處罰體系。對因鋼材質量問題造成的損失,要依法追究連帶責任。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