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17個月之久的凱雷徐工收購案,將以徐工集團控股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下稱“徐工機械”)、凱雷退居次席而告終。
昨天,商務部部長薄熙來表示,凱雷徐工仍然在就投資比例事情進行協商。同時他指出,一旦達成一致,向商務部提出申請,商務部將依法進行審理。各方專家認為,徐工集團最終將控股徐工機械,而凱雷將退而求其次,成為徐工機械的第二大股東。
薄熙來說:“從全球來說,通過并購的形式實現投資,份額是很大的,占到80%以上。但是中國在這方面剛剛起步,實際上外資通過并購的形式來實現對中國投資也就占2.5%。我們認為外商投資企業通過并購這個方式來實現投資,實際上既是一個重要方式,也是一個好的方式。只要我們能夠規范這種投資行為,我相信它是很有發展前景的?!?/P>
昨天,徐工集團相關負責人并沒有就商務部部長的這番話予以評論。而數位業內人士猜測,徐工集團控股徐工機械已為時不遠。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我個人的觀點是,凱雷不可能控股;其次,凱雷收購徐工機械的每股單價可能要上調?!倍赉y萬國的一位分析師也表示,這兩年工程機械的業務非?;鸨?,包括徐工集團在內的各家公司都有很好的贏利。而徐工機械的資產中,其起重機業務更是連連上升。因此,凱雷若想獲得徐工的部分股權,估值將與2004年不同。
梅新育還補充道,凱雷收購徐工一案可以讓人們看到,盡管徐工的主體不涉及軍事,但卻涉及了市場壟斷問題?!拔覀€人認為,這次收購所討論的問題還在于,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主體是否要保留?!彼嵝训?,從這個案例中可以看到:作為國有控股的企業,如果出讓股權,在股比上控股股東要有決定權;還可以預見的是,并購項目的程序也會更加透明。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