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內市場日漸趨于飽和時,國內的工程機械企業并沒有局限于本土的大“蛋糕”,而是在國際化發展之路上各顯其能,加速“走出去”的步伐。徐工、中聯、三一等企業紛紛轉入國際競爭,與國外企業合作或兼并等手段層出不窮。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賀在華指出,顯而易見,除去中國本土市場外,最受國際市場青睞的是東南亞以及德國市場。進入國際市場是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然步驟,為對沖國內經營風險,或拓展公司成長邊界,大型企業都需要進行全球化布局,拓展市場的多元化,不僅可以抵消單一市場波動的影響,同時還可以實現零部件的專業生產和全球化采購,對企業未來的戰線拓展非常有利。
通常海外擴張有兩大參考條件,一是當地具備頂尖的技術力量或是非常厚實的技術沉淀,二是當地具備相當好的市場空間或行業增速較快。從目前市場狀況觀察,德國市場應該是符合第一要素的,至2010年起,德國市場吸引的工程機械投資就呈現出遞增的趨勢,德國借力成長為歐洲地區重要工程機械市場。無論是產銷,還是市場環境,德國都在歐洲市場中舉足輕重。
與德國市場相對應的是東南亞市場,目前東南亞經濟增速勢頭良好,基礎建設需求持續高漲,由此帶動的工程機械市場需求極大,國際性的大型企業正是看中這一優勢,紛紛在東南亞市場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并極力調整產品與當地市場相吻合,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當然,盡管海外的延伸對企業的發展尤為重要,但是對市場的控制力度也是考驗企業能力的關鍵,有效的提高市場的掌控力度也是企業海外拓展的關鍵因素。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