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17日首次公布電力企業月度經濟效益情況,再次為因煤電價格“倒掛”而承受巨虧的發電企業“叫屈”。數據顯示,1-4月份,我國五大發電集團的火電生產業務虧損10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72.9億元,中電聯認為“煤價上漲是根本原因”。
中電聯分析認為,雖然國家4月份上調了部分省份的上網電價,但由于個別省份沒有實施,加上煤價持續上漲,火電企業虧損情況沒有好轉。提供全國一半以上發電量的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五大發電集團當月火電業務繼續虧損17.1億元。
火電在五大發電集團中占絕對比重,因此也帶動整體電力業務出現嚴重虧損。1-4月份,五大集團的電力業務合計虧損59.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38.4億元。中電聯認為,“整體發電行業經營仍然十分困難,給迎峰度夏電力供應保障帶來很大風險?!?/P>
統計顯示,前3個月,我國中部、東北地區各省火電企業繼續全面虧損。安徽、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中部六省的火電生產企業合計虧損52.5億元,除安徽外,虧損面均超過65%。
煤炭大省河南、山西的火電生產企業由于煤價上漲過快、上網電價遠低于全國水平,也陷入虧損。前3個月分別虧損21億元和15億元,居全國第一和第三位。
向來盈利的東部火電企業利潤減少。其中,山東火電生產企業虧損16.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虧6.7億元,天津、河北、海南也有所虧損。
中電聯認為,受困于煤電價格矛盾等主要因素,整個電力行業的各項經營指標全面落后于其他工業行業,總體經營情況仍然沒有明顯好轉。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前3個月,電力行業實現利潤總額301億元,僅占全國工業企業利潤總額的2.8%;完成銷售利潤率3.1%,僅為全國工業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的一半。截至3月底,電力行業負債率為65.4%,高出全國工業企業平均負債率6.6個百分點。
中電聯認為,電力行業的資產總額在各行業中居首位,但與各主要上下游行業相比,利潤總額僅為煤炭、石油天然氣開采行業的1/3左右,銷售利潤率僅為煤炭行業的1/5、石油天然氣開采行業的1/12左右;虧損企業的虧損額是煤炭的5.7倍、石油天然氣開采行業的7.6倍。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