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汽集團在消化吸收引進國外技術的同時,更加注重自主創新,不僅全面占領國內市場、躋身世界重卡行業三甲,還用信息化串起了一條黃金產業鏈。
近日,中國重汽開始在新下線的高端車型上加裝自主研發的新型電控裝置,這一裝置,相當于汽車變速箱和發動機之間的協調控制中樞,可自動調節發動機變速箱和總成的工作狀態,以優化彼此間的工作模式.在國產重卡行業,首次實現了對車輛全數字化的控制,降低了車輛故障率,同比節油5%左右。
中國重汽集團技術中心電子研究所所長郭慶波:“就像人有了大腦,有了思想一樣,這套系統也可以把車輛的信息,實時地傳遞出去,也可以接受外部的指令?!?/P>
實施數字化控制是當前汽車行業車輛性能的主攻方向,就是發動機、變速箱等主要零部件都加裝芯片,進而再形成軟硬件集成的數控系統。一開始。重汽也曾嘗試著與國外企業合作,但對方只賣產品不賣技術,買來的芯片都是加了密的。當初負責整體數控設計的郭慶波,只能算是組裝工和協調員。
中國重汽集團技術中心電子研究所所長郭慶波:“因為關鍵技術都是別人的,我們的工作就相當于指揮兩個不同人的手和腳來完成同一個工作,是非常困難的?!?/P>
大腦只有指揮自己的手腳才能靈活自如,跟著國外企業走了幾十年的中國重汽,決心自己走路,白手起家搭建自己的數控體系。在難度最大的是16檔自動變速箱變速箱的研制過程中,重汽在完成理論設計的基礎上,先后投入50多輛實驗車輛,路試里程累積超過百萬公里.最終安裝了“中國芯”自動擋變速箱,在國內復雜路面上的性能指標,與歐洲車在歐洲實現的指標基本相當。
中國重汽集團變速箱設計所所長李法友:“我們這個變速箱,可以保證在任何工況情況下能夠自動優化換擋,使一個新手能像經驗豐富的老手一樣操控,這項技術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P>
與此同時,重汽在電控發動機、車輛輕型化、新能源的應用等的研發上也均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最新款的豪濼A7車型上,采用的新專利技術就有100多項。指揮自己的“手腳”,負責數控整體設計的郭慶波,也由過去的協調員變成了設計員。
中國重汽集團技術中心電子研究所所長郭慶波:“針對客戶不同的的需有,,我們最快兩天的時間就可以設計出新的電控系統方案,A7推出兩年,我們就已經有了200多種不同的車型?!?/P>
掌握了重卡全部核心技術,重要零部件全部自產,中國重汽不但擁有了一條完整的重卡產業鏈,而且實現了鏈條間的優化配置。
中國重汽集團集團總經理蔡東:“如果什么都是買,就容易你的車和別人的都一樣,就沒法做出自己的特色來,車必須做出自己的特色來?!?/P>
中國重汽集團集團董事長馬純濟:“所謂黃金產業鏈,就是經過優化,最科學的最匹配的這樣一個產業鏈,也是最能夠體現重卡水品的產業鏈依靠創新引領,短短10年時間,中國重汽集團擁有的專利數量由0增加到1000多項,產量由3800輛增加到20多萬輛。實力決定地位,重汽目前在與國際重卡三巨頭之一德國曼公司的合作中,擁有了51%的股份,打破了國內汽車行業與國外合作沒有控制權的歷史。
中國重汽集團集團董事長馬純濟:“由于堅持自主創新,我們民族重卡的自主品牌正在被國際市場所認可?!?/P>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