囿于運輸瓶頸,坐擁全國煤炭資源總量40%的新疆一直難以實現“能源興疆”的宏大戰略,但“十二五”開局之年,這個煤炭預測儲量高達2萬億噸的資源大省則迎來了利好消息。
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牽頭召開了“疆氣東送”工程管道煤制氣項目建設企業負責人座談會。根據這一會議的遠景規劃,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巨頭將在未來數年內建設7條天然氣外輸管道,這也就意味著聚集于新疆的上千億方煤制氣將以此為渠道被輸送至中東部市場。
對于長期受能源輸出限制的新疆而言,雖然兩巨頭的上千億投資無疑將成為新的突破口,但新疆自治區政府以及中石油、中石化并未透露管道的具體投產時間。
2月7日,本報記者分別致電新疆發改委、國資委、油管辦等相關部門,數位受訪者對“疆氣東送”的具體細節也知之甚少。
“這次會議的規格很高,參會的都是各主管部門的一把手和相關企業的直接負責人,進行對接,這也體現出自治區政府對推動優勢資源轉化的決心?!毙陆S吾爾自治區政府油管辦主任薛連俊對本報記者說。
此外,新疆自治區政府一名人士還向本報記者透露,為盡快落實已經確定的項目,新疆將對煤化基地的規劃、環評、水資源和土地方面等給予全力支持和強力推動。
而除了給新疆如火如荼的煤制天然氣提供輸送管道外,中石油、中石化之間對天然氣資源的明爭暗斗也圖窮匕見。
中石化發展計劃部副主任劉巖稱,中石化新疆煤制天然氣外輸管道工程包括新粵浙管道和新魯兩條管道,涉及輸氣規模均為300億立方米/年。
但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化的這兩條管道所覆蓋的市場幾乎與中石油西氣東輸一線、二線的路線重合。
兩巨頭新疆搶氣
一邊是國內天然氣市場的偌大空間,一邊是新疆資源轉化下煤制氣產業的迅猛膨脹,博弈對抗中,中石油、中石化的地盤之爭又在新疆上演。
中石油天然氣與管道分公司副總經理梁鵬表示,為滿足國內的天然氣供應,并統籌考慮了新疆地產天然氣、進口天然氣以及煤制天然氣等氣源情況,中石油規劃建設5條出疆管道、8座煤制天然氣集氣站、14條煤制天然氣接入支線,其中煤制氣支線管道全長約430公里。據悉,新疆境內的天然氣管道總長度約6350公里,在疆管道建設投資將超過1000億元。
本報記者了解到,中石油計劃建設的5條管道包括西氣東輸三線、四線、五線、六線、七線,輸氣能力達2100億立方米/年。
“規劃的5條管道加上已建的西氣東輸一線、二線,預計中石油在疆管道外輸能力將達2750億方/年,其中輸送煤制氣能力為1130億方/年?!绷葫i說。
在氣源方面,梁鵬表示,中石油已與華能集團、華電煤業、慶華集團等12家企業就煤制氣進入西氣東輸管道系統進行了協商,目前技術協議已全部簽署,總規模達795立方米/年,明確了煤制天然氣交氣點、壓力、氣質、分年輸氣量等,并與3家公司簽署了購銷意向書,與8家公司的購銷意向書正在流轉,還有1家公司的購銷意向書正在洽談。
相比中石油在天然氣資源和管道輸送專線的霸主地位,中石化奮起突圍的意圖也凸顯無疑。
劉巖稱,中石化已與9家企業就落實新疆煤制天然氣外輸管道工程氣源簽署了協議。本報記者了解到,與中石化簽署協議的9家企業中,除華能、華電、國電、中電投4家央企外,萬向、新疆廣匯、新疆勵晶等地方企業也被中石化納入了氣源供應商之列。
“加上中石化自己投資建設的準東80億方/年煤制氣項目,預計2015年管道外輸能力將達480億方/年?!眲r說。
中石化全線搶食
長期屈從于中石油獨占國內80%天然氣資源和管道輸送專線霸權下時,新疆似乎成了中石化借機殺出重圍的關鍵籌碼。
截至目前,中石化僅一條川氣東送管道予以滿足南部省份,相比中石油的管網輻射區域,中石化的野心也或將隨著新疆煤制天然氣外輸管道工程的鋪開予以實現。
本報記者了解到,中石化“疆氣東送”的兩條重要級管道總長度將達11836公里,其中,新粵浙管道預計為7373公里,將鎖定新疆、甘肅、浙江、兩廣等13個省(區、市),總投資高達1200億元。此外,新魯管道則預計總長度為4463公里,目標市場則覆蓋河南、山東、河北、北京、天津、安徽、江蘇7省市。
中石化后發制人的圖謀凸顯無疑,而隨著兩條管道的逐步鋪開,石化雙雄全線搶食的鏖戰也將拉開。
而在運營模式上,中石化則可能采取收購上游資源、入股、合資等多管齊下的方式進行推進。
據媒體報道,新粵浙管道或將由中石化、浙江省能源集團、新疆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投建。分析人士也將此解讀為中石化使用其他公司的氣源,再設立一家合資管道企業,運送與天然氣有區別的煤層氣產品到用氣較多的東部和南部地區的特殊經營模式。
“假設中石化在新疆再新開一條天然氣管道,會無氣可輸。但如果能夠與上下游伙伴全程合作,憑借中石化在管道和能源技術方面的優勢,天然氣的利潤也會通過掌控管輸渠道而獲得?!眹鹱C券研究員劉波指出。
此外,業內人士還表示,中石化還可能采取收購新疆當地的多個煤制氣公司資源,并且選擇直接進入到各個省的省內支線建設及參股,從而在煤層氣的氣源、管道輸送及下游運送等環節實現全線獲利。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