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正在朝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下稱“北礦所”)希望的那個方向發展著——三大鐵礦石巨頭中的最后一家必和必拓,也有望加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不過,業界人士指出,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可能無法像國內鋼企所希望的那樣重新扳回失去多年的鐵礦石定價權;相反,其將毫無阻力地促成鐵礦石現貨化的實現,而這正是三大礦業巨頭所看重的。
知情人士日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北礦所對于必和必拓加入中國鐵礦石交易平臺“胸有成竹”,在北礦所的交易系統中,已經把紐曼粉和麥克粉這樣必和必拓獨有的鐵礦石品種定為正式交易品種。
至此,淡水河谷、力拓及世界第四大礦商澳洲FMG已先后成為該平臺成員或簽署了備忘錄。在與由必和必拓主導的新加坡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GLOBAL ORE爭奪全球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戰中,中方看似勝利了。
可是這個平臺能給正深陷困境的鋼鐵企業帶來什么呢?
客觀準確的鐵礦石指數難覓
按照北礦所高層的說法,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將提供一個公平的交易價格。多數人認為利用交易數據生成的鐵礦石指數更加客觀準確。
然而,有分析師告訴本報,這種一廂情愿的想法過于理想。他認為,公司與公司間的鐵礦石貿易習慣早已形成,一時到平臺“透明”交易恐有不適,況且還要支出一筆不小的“交易服務費”,對目前已是微利的鋼廠和貿易商真是雪上加霜,所以多數交易者抱著觀望學習的態度,這樣便很大可能導致交易初期得到的成交數據不足,從而生成的指數很難有代表性和說服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