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車行業產、銷量連續增長已進入八個年頭,是工程機械發展最穩定的行業。中國叉車總公司的統計數字表明,2006年1~6月我國叉車市場繼續保持了強勢發展的局面,有些企業甚至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中叉公司18家生產企業有11家生產量同比增長,其中浙江杭叉工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同比增幅達46%、大連叉車有限責任公司同比增幅37.8%、安徽合力叉車有限公司同比增幅30.2%。和前幾年的上升曲線相比,勻速上升是叉車行業的增長特點,這表明這種增長是理性增長,并非曇花一現的飚升。
市場火熱安徽合力、杭叉、大叉這前3家企業1~6月總產量30976臺,占中叉公司總產量90.12%,如加上廈門叉車總廠、江蘇靖江叉車有限公司,前5家達32269臺,占全部產量93.89%。這說明品牌效應在起作用,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按區域流向分,叉車市場排列在前五位的順序為廣東、江蘇、上海、山東、浙江。如果按產品類別分,仍以中噸位柴油車為主,3噸柴油叉車最受用戶青睞,電動叉車需求量明顯增加,2006年1~6月中叉公司電動叉車達到4125臺。
國產叉車因性價比高在市場上仍占主要地位,民族品牌得到用戶的充分認可,國資企業的叉車產量占市場總量的近80%。1~6月出口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產品受到國外客戶的青睞,許多叉車出口到歐美市場,今年1~6月中叉公司出口同比增長60%左右。
企業以實力取勝市場持續火爆,很多叉車企業做好了擴大產能的準備,為工廠的改造不斷努力,相關工作正在陸續展開。
安叉集團公司投資20多億元,占地1500畝,興建"合力工業園",全部工程將于2008年建成投產,其中一期工程在2006年底完成。安叉堅持邊建設邊生產,已累計完成投資1.79億元,廠區建筑面積達7萬平方米。今年2月份,合力工業園重裝事業部已開工投產,預計2010年叉車產量將達到5萬臺。
杭叉公司通過資本運作,解決了生產場地緊張的問題,克服了生產瓶頸,基本上滿足了3萬臺叉車生產能力。另外總投資15億元抓工業園區建設,征地500畝已獲批準,目前已簽入園協議,兩年后一個建筑面積達22萬平方米,擁有先進工藝裝備和檢測設備、產能5萬臺的物料搬運設備研發生產基地將建成投產。
大叉遷入的新型工業園占地18萬平方米,首期工程面積6萬平方米,這標志著新興制造公司的誕生。
廈叉搬到島外的廈工工業園,廠區面積達到5萬平方米,年產叉車能力達到3000~5000臺。
靖叉在開發區征地132畝,年底開始土建,計劃明年搬遷。
宜昌叉車公司新廠投資2000余萬元,征地136畝,建成1.3萬平方米的辦公樓和生產車間,形成叉車過千臺、鋼結構件過萬噸的生產能力。
2005年一拖在洛新工業園投資(一期)5800余萬元,征地100余畝,啟動了叉車建設項目。"十一五"期間,一拖集團公司計劃投資..7億元,打造年產萬臺的中西部地區叉車及物料搬運機械生產基地。
叉車市場仍將理性發展叉車已屬于比較成熟的工程機械產品,在我國有50年的生產歷史,生產已十分正規。隨著生產批量的加大,對配套件和原材料的選擇進一步提高了準入門檻,有一套完整的審核批準程序,因而保證了整機質量的穩定。無論是自銷或代銷,各企業在布局銷售網絡的同時,也充分考慮到售后服務。
總的來看,我國工程機械市場長期繼續保持增長,目前出現的"飚升行情",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加速,大型工程項目對工程機械產品需求比較大,加之春季本身是工程機械銷售旺季,宏觀調控會給工程機械行業帶來較大影響,但各行業的走勢因服務對象不同表現有所差異。
叉車行業在調控中雖同樣也受波及,但影響不大,國內物流裝備的快速發展,激發了叉車市場無限商機。
預計中叉公司旗下的生產企業下半年的增長速度會有所趨緩,各企業會重視運行質量的提高,更加回歸理性發展。全年將保持近20%的增幅,全年叉車總產量估計在64000臺左右,創造史無前例的連續八年增長的好成.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