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1614臺,同比下降35%;龍工1396臺,同比下降37%;廈工1052臺,同比下降42%。這是位居裝載機行業前三位的企業10月份的銷售數據,而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裝載機總銷量為8189臺,同比下降了34%。
裝載機,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目前90%左右的市場份額被國內本土品牌企業所占領,并在國際市場占據主流地位。
柳工銷售分公司副總經理譚天說:“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只有死掉的企業,沒有死掉的行業?!边@句話充分展示了即使是行業排頭兵企業也存在著深重的危機感。不過他也非常敏銳地指出,此時不是與過去輝煌時期比較的時刻,這時更應該關注的是企業仍能占據多少市場份額,與同行相比情況如何。
企業壓力有多大
近兩年來,原材料價格一路上揚,到今年年中達到最高峰。對于裝載機這種市場需求量非常大的產品來說,以前形成的心理定式是,企業需要的原材料一定要提前相當長一段時間購買,才能有備無患。然而由于原材料價格和市場不明朗,企業現在已不再貿然進貨。但之前購買的鋼材如何盡快消化已然成為企業最為頭疼的問題。某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有足夠的市場,這些存貨一兩個月內就可以被消化掉。但目前,這些存貨卻使得企業的利潤空間受到極大壓縮。
對此,一些企業不得不縮減生產計劃,消化存貨。據了解,目前,裝載機行業內多家企業都大幅壓縮了生產規模,甚至有企業開工率不足產能的10%。不少企業被迫放假,以此來緩解企業巨大的經濟壓力。
裝載機行業曾經在2000年左右大打價格戰,此次市場出現壓力,產品價格是否下調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對此,好幾家企業負責人紛紛表示產品價格不會下調。企業目前壓力已經非常大,如果下調產品價格,引起無序競爭,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可以從中受益,對于行業發展來說也是巨大的危害。
市場好轉待何時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鏟運分會副秘書長茆洪連介紹,去年我國裝載機的銷量為15.94萬臺,今年截至10月份的銷量已達到14.9萬臺,預計今年全年銷量超過去年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后幾個月銷量的下滑確實非常明顯。
去年的后4個月共銷售裝載機超過5.4萬臺,而今年9、10兩個月加起來還不到1.9萬臺,在目前的情況下,最后兩個月實現3.5萬臺的銷量幾乎是不可能的。
由于國際經濟環境惡化,部分國家和地區出現了工程大量停工、延期的現象。即使是一些購買力較強的石油出口國也是如此。這對于已經占據世界裝載機市場主導地位的中國企業來說,無疑是非常嚴重的打擊。
伴隨著人民幣升值及全球范圍內各國貨幣對美元匯率的波動,國外經銷商和用戶的購買能力縮水,許多原本便宜的產品,一下子成為市場上的高價貨,也使得我國企業的出口利潤大幅下滑,產品的競爭力嚴重受挫。我國一些企業在海外市場的存貨給企業造成的壓力比國內要大許多。
目前國內市場的形勢也并不明朗。茆洪連說,明年市場如何現在還難以下結論,現在正是考驗我國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時候,4萬億元的資金能否及時到位并迅速發揮作用,將直接關系到許多企業生存現狀能否好轉。
茆洪連表示,明年全行業的裝載機銷量很難保證不會出現下滑。但有國家相關政策的陸續出臺,他還是對明年的市場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另據記者了解,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等國家有關部委已經意識到裝備制造業也受到了嚴重影響,目前正在廣泛搜集意見,想必很快將有相關政策出臺,保障行業的快速發展。裝載機行業及企業也將充分受益。
走出困境路漫漫
根據從企業了解的情況來看,擴大內需,拉動市場需求,并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優先采用國產設備;扶持企業產品的出口;通過金融手段保障企業的資金流動等是企業普遍希望政府有關部門給予的幫助。
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優先采用國產設備,這再次關系到采購國產設備優先權的問題。特別是裝備制造業方面,我國產品仍與國外先進產品存在差距。但我國裝載機行業相對來說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在世界市場上都已站穩腳跟,國產產品已經得到市場認可,相對來說阻礙較小,即便如此,仍需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
支持企業產品出口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這不僅局限在個別企業,也包括整個裝載機行業的出口情況。政策優惠、出口退稅率是否提高、援外項目重點采購等都是企業希望政府予以進一步關注的。
較高的生產成本加上萎縮的市場等因素,使得企業的資金壓力也非常明顯。如何實現資金迅速有效的回籠是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然而出現資金流動問題的不僅僅是主機廠,原材料和配套件企業、代理商和用戶也出現了這個問題,這需要政府統籌規劃,才能順利運轉。
同時,裝載機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也將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2007年,我國裝載機企業共銷售各類產品近16萬臺,但單是柳工、龍工、廈工3家企業的產能就能達到8萬臺以上。據預測,我國裝載機行業的總產能至少在20萬臺以上。而且,不少企業都在或多或少擴大自己的產能,還有一些企業陸續進軍該行業,這些都將使行業產能過剩問題進一步嚴峻。
如何實現產品的進一步升級是企業在今后一段時間內生存的重要保障??ㄌ乇死盏难b載機價格一直居高不下,其產品性能確也得到市場檢驗,所以該產品一直頗有市場。裝載機這個曾經也被冠之以量取勝的行業,在面對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也必須通過技術革新、產品升級來實現企業的發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