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創新工作室又有三項創新成果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申請受理,而且其中兩項是發明專利呢!”負責該項工作的石煤機公司工會工作人員興奮地說。
這是日前發生在該公司的一幕,而獲受理的三項專利申請均來自該公司以勞模為領頭人的職工創新工作室。
“我們不僅要把基層職工的創新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還要積極申報專利,保護企業自主知識產權,激發基層職工創新工作熱情?!惫绢I導對職工創新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2012年,該公司工會聘請了中國專利維權專家、專利律師張明月,為創新工作室成員進行了專利知識培訓。2013年上半年,該公司“鉆探職工創新工作室”就有兩項創新成果取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為推進該項工作的步伐,公司工會隨即組織創新工作室開展了專利申報專題知識培訓,要求創新工作室對有獨特技術創新點的成果進行歸類整理,請專業人員進行指導,撰寫專利申報材料。
經過積極申報,以省勞模命名的“劉泡林創新工作室”申報的“一種加工車載鉆機空心矩形伸縮桅桿的方法”和“大型長導軌類組件保證直線度的組裝方法”兩項成果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發明專利;省高技能人才王立強命名的“王立強創新工作室”申報的“用于車床加工的軸向定位裝置”被受理實用新型專利。使該公司職工創新工作再鼓風帆,再溢“芬芳”。
據介紹,石煤機公司職工創新工作室始建于2011年,從最初的2個已發展為現在的14個,聚集了大批的一線高技能人才和技術、工藝骨干。兩年來已發布創新成果兩千余條,大部分創新成果應用于生產實踐中,為一線加工生產起到了提效降耗的良好實際效果,有力促進了職工創新創效活動的開展。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