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能源與資源的巨大需求,可能重塑俄羅斯遠東與東西伯利亞地區的地貌。原因在于上述地區擁有大量的礦產與水電資源,不過目前大多還處于沉睡之中。
作為全球最大的鋁業公司俄羅斯鋁業聯合公司(以下簡稱俄鋁)的控股股東,En+集團正盯上了這片沉睡土地所蘊含的潛力。在海南博鰲接受記者專訪時,En+集團的首席執行長(CEO)阿蒂姆·沃利耐茨(Artem Volynets)稱,En+集團計劃在東西伯利亞地區投資大概250億美元,新建一系列的電廠、鋁廠、鐵礦、銅礦、煤礦,上述地區的產出將主要滿足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需求。
En+集團總部位于俄羅斯,是一家多元化的礦業、金屬和能源集團。En+集團擁有俄鋁47.59%的股份,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公司、俄羅斯最大的獨立發電商俄羅斯能源(EuroSibEnergo,簡稱ESE)100%的股份,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鉬生產商之一SMR公司100%的股份。En+集團的項目包括煤和鈾礦開采、核能、電解鋁的下游生產等。
不過現在擺在En+集團面前的問題是,東西伯利亞地區和遠東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而礦業、水電領域的發展同樣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En+集團目前的思路是聯合中國的相關企業,以參股等形式共同投資開發。目前與En+集團擁有合作的中國企業包括長江電力集團、國家電網以及中國進出口銀行等。
沃利耐茨稱,其看好中俄之間的跨境電力合作,未來10年En+集團希望與長江電力集團在東西伯利亞地區建造10GW(1GW=百萬千瓦)的水電站。在資源領域,沃利耐茨認為俄羅斯在東西伯利亞以及遠東的鐵礦、銅、煤礦在大規模投產之后,對中國以及亞洲國家同樣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其透露目前正在與中國的煤炭消費企業與鐵礦石下家商談合作。
此前,En+集團還收購了初創的香港商品交易所(HKME)10%的股權,這也顯示出該集團對中國的濃厚興趣。
不過全球經濟復蘇并不穩定,尤其是中國經濟增速被調低的影響,美國鋁業(Alcoa)預計中國的鋁消費量增速將有所放緩。而沃利耐茨則對中國需求繼續表示樂觀,并預計從中長期看,中國國內的鋁產量將無法滿足需求,這將一舉改變全球鋁價長期低迷的狀況。鋁金屬業已連續10年利潤率低于正常水準,全球第六大鋁生產商必和必拓正在出售鋁金屬業務。過去10年中,小型鋁生產商的營業利潤率為14%,而小型銅生產商的營業利潤率為43%。
與開發東西伯利亞以及遠東地區的荒蕪相比,俄羅斯企業在公司治理方面同樣具有相當的挑戰。4月10日,俄鋁公告稱,一位股東要求對俄鋁、嘉能可(Glencore International AG)以及其他當事人違反股東安排一事展開仲裁。
去年,俄鋁的股東之一俄羅斯大亨維克多·維克塞爾伯格(Viktor Vekselberg)與En+集團的總裁奧列格·德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發生意見分歧,維克塞爾伯格辭去董事長一職,指責德里帕斯卡正給俄鋁帶來深重危機。
此外,德里帕斯卡與競爭對手、俄羅斯寡頭弗拉基米爾·波塔寧(Vladimir Potanin)針對諾里爾斯克鎳業的爭奪戰也時斷時續。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