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5日,一個令所有徐工人為之驕傲和感到自豪的節日,在徐工全地面起重機智能化制造基地內,掌聲齊鳴、彩帶紛飛,伴隨著全球最大噸位1200全地面起重機的下線,有著“世界第一臂”之稱的徐工QAY1600也在此隆重上線,預示著徐工已真正走上了國際領跑、世界之最的新征途。
世界第一臂
徐工起重機新基地,起重機械齊亮相
在全地面起重機領域,徐工的深耕“由來已久”,但真正爆發,尤其是在世界峰極——超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上的爆發,卻是始自近幾年。從25噸到1000噸,8年時間,徐工重型走過了國際同行50年才走完的道路,在全地面起重機產品上再次完美詮釋了“中國速度”的深刻內涵。
這場中國全地面起重機的創世之舉,喊出的是一個企業科技創新的無窮力量,譜寫的是一個產業踐行者、擔當者的血氣方剛!
憶往昔,崢嶸歲月
隨著新世紀的鐘聲敲響,中國經濟前進的步伐也有了突飛猛進的變化,國內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增多、建項目逐步呈現大型化發展趨勢,尤其石化、能源等大型建設項目中起重安裝作業,對于大型、超大型全地面起重機的需求逐步增長。但囿于國外企業在全地面起重機領域的壟斷,國內使用的大型起重機完全依賴進口,施工成本較高、維護耗時費力。
為了打破這種格局,為中國用戶提供國產化,性價比更高的全地面起重機。2001年,作為中國工程機械,尤其起重機領域的領頭羊,徐工決定傾全集團之力打造全地面起重機研發、制造體系,開始研發我國第一臺25噸全地面起重機。
2002年春天,經過1個多月艱苦卓絕的攻關,在徐工重型誕生了第一根擁有中國人自主知識產權的百噸級起重機圓弧臂,同時攻克的還有全地面底盤懸架等技術,由于抓住了起重機核心技術的關鍵因素,徐工一舉奠定了十年來在中國起重機核心主流技術上的領導地位。
看今朝,獨領風騷
今天,在研制并產出30噸至1200噸總量7萬根高端圓弧形吊臂,制造規模遠超世界吊臂制造鼻主-比利時Vlassenroot公司后,徐工新基地再一次突破,大量創新應用了國際領先水平的智能化制造工藝技術,使得我國起重機向世界第一、更大噸位邁進觸手可及:
1、超大型板材數控成型專有技術:超大型起重機圓弧臂成型技術在新基地實現又一個行業新突破:大噸位起重機主臂板材無需對接一次成型。僅此一項技術突破,就創造出年鋼材節約15000噸,起重機綜合性能反而提升30%的驚人效益。同時還意味著國際市場上,我國大型和超大型高新起重機產品的地位將被重新確立,更高附加值將取代價格優勢,展現中國創造新實力。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