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育認為,與長三角、珠三角不同,成渝兩地不僅文化、習俗相近,更因為兩地曾同屬于原四川省,經濟布局上也極具互補性。例如臨水性產業、天然氣化工、大型軍工企業轉型而來的制造業大多分布在重慶,而電子、航空產業相對較多地布局在成都。這都是歷史形成的特點。
成渝經濟區規劃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正因為成渝兩地的經濟淵源,成渝經濟區作為“重點地區”很早就曾進入國家重點開發的視野,但“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楊慶育說,西部主要的經濟板塊有成渝地區、關中天水城市群和北部灣,而關中天水城市群和北部灣的區域發展規劃早就出臺,成渝經濟區規劃這才開始,是最晚的一個。
據了解,2007年成渝經濟區規劃開始起草,重慶、四川兩地發改委多次碰面交換意見,包括兩地發展的戰略。中科院地理所也曾多次到成渝調研。
而今,在西部開發十年后,西部發展面臨著新的起點。楊慶育表示,成渝經濟區規劃此時進行,在國家層面,也有著面臨新的十年政策接續的考慮。因此,成渝地區在西部開發中加快發展,已經時不我待。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