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機工業和農村工作的重要性,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再次得到了確認。人們普遍認為,圍繞中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等新一輪中國經濟發展熱點,與此高度關聯的農業裝備等產業,將繼續迎來良好機遇。就此話題,筆者日前專門來到中國農裝領域的領軍企業——福田雷沃重工,對話了該公司副總經理王玉榮。
“農業機械化最重要的意義在于提高生產力,解放農民。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要求,提高耕地質量和農業綜合生產力,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正是我們福田雷沃這樣的企業應該做好的工作?!蓖跤駱s如是說。
深松整地促增產
福田雷沃這幾年高速發展,最主要的就是得益于技術創新和精準管理。王玉榮談到,機械深松耕作為旱作節水栽培機械化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近年國家重點推廣的增產技術措施之一,也越來越受到廣泛重視。通過市場調研發現,由于受傳統耕作方式影響,土地多年得不到深松,土壤耕作層顯著變淺、犁底層逐年增厚、耕地日趨板結,制約了糧食產量的提高?,F代農業的發展,迫切需要進行土地深松作業,打破犁底層,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墑能力,提高土地產出率,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開展土地深松整地作業,是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實施免耕播種保護性耕作的重要環節,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有重要作用,同時還能給農民帶來增收,一舉多得。
福田雷沃重工一直是以市場為導向,近年來雷沃拖拉機產品已覆蓋20~320馬力段,產品組合持續優化和豐富,雷沃拖拉機的產品線跨度和技術儲備做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同步,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水田、旱田等不同地區、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2013年雷沃大中型拖拉機實現銷量超過6.8萬臺,穩居行業第一,其中,100馬力及以上拖拉機產品銷量占到1/5以上,可以說,在全國各地的農田耕種季節,到處都能看到“雷沃藍”。
在前期對市場需求做了充分調研后,雷沃大中馬力拖拉機已經“超前”實現技術創新升級,重點在動力、傳動、液壓及供應鏈、制造工藝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升級,促使大中拖的可靠性與農藝嚙合的精準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尤其是雷沃大馬力拖拉機選裝搭載了EHRB智能系統的德國博世力士樂電控提升器,實現了力、位單獨或綜合調節,深度控制更精準,可實現厘米級耕深調整控制,持續作業可靠性更高,故障率更低。
同時,針對國內農業裝備行業存在“重頭不重尾”的現象,特別是國內農業裝備制造企業對于復合性的、多功能的農機具研發涉足甚少,農機具發展遠遠落后于國外,主機與農機具生產企業也缺乏有效銜接,導致國產拖拉機產品雖然已經進入了大馬力時代,但能夠生產配套的大型、高效、復合農機具的規?;髽I卻幾乎沒有。在國內農機化發展水平較高的東北、西北等地的大型農場,大馬力拖拉機所配套的農機具,近乎全部被進口品牌所壟斷。為此,我們公司在去年青島舉行的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上全新發布了雷沃旋耕機、液壓翻轉犁、打捆機等現代化農機具,開始發力中高端農機具領域,破除我國大型農機具基本依賴進口的困局。
雷沃農業裝備在展會上推出的雷沃GA3050系列旋耕機是一種同時適用于旱地與水田的旋耕機型。該產品還可用于抑制淺層鹽堿地的鹽分上升,在實現滅茬除草的同時完成翻蓋覆壓作業。雷沃GA3050系列旋耕機還預留播種機接口設計,可配套播種機實現旋耕播種一體化作業,提高作業效率;憑借機具超強的碎土能力,充分利用拖拉機功率,一次作業即能實現土壤細碎、土肥摻和均勻、地面平整,達到深松整地的良好效果,幫助農戶實現耕地、耙地作業的全面機械化。
創新精管提效率
目前,國家鼓勵培育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雷沃應勢而動,從去年開始在全國建立雷沃農場。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深入推進,農業生產方式從小規模的農業生產向市場化、專業化、規?;较蜣D型是必然趨勢。
自去年7月山東鄒平成功建設首家雷沃示范農場到年底,雷沃示范農場已在全國建設完成15家。實現了現代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與農場農業建設運營的有效嫁接和深度融合,
今年,福田雷沃重工將繼續在全國具有代表性的地區,如東北、中原、黃淮海等重點糧食種植地區加快建設示范農場,計劃建設完成130家雷沃示范農場,將雷沃示范農場打造成為“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的示范基地”、“農機農藝深度融合的基地”、“農機新技術推廣的基地”三大基地。
建設新型農場需要有強有力的技術為依托。據悉,福田雷沃已經在意大利建立了歐洲研發中心。王玉榮對此表示:“由于國內農業裝備制造企業相較于跨國巨頭起步晚,積累少,在部分高端技術領域,普遍存在著數十年的技術代差,但是目前農機市場競爭環境之中,毋庸置疑地首先要有能與洋品牌相抗衡的先進產品,這就要求國內農機企業加快技術創新步伐,打破國外跨國巨頭對高端農業裝備領域的壟斷地位?!?/p>
據了解,截止到目前,雷沃已在歐洲、日本、天津、山東建立起了“三國四地、四位一體”的全球研發體系,其中意大利的歐洲研發中心重點突破動力換擋拖拉機、大型收獲機械等國際高端先進技術,為進一步提高品牌競爭力,實現全球化目標奠定了良好基礎。
該公司不僅在技術上奮起直追,在管理上也精益求精,以新方式支撐自身的發展。據王玉榮介紹,福田雷沃重工自建立之初就搭建了“1+N”的管理架構。以實現最有效的開發利用資源,提高管理效率。
“1”指公司總部,負責戰略服務支持;“N”指各SBU運營主體,負責產品創造、商品制造運營與管理。這種管理模式適應并支撐了福田雷沃重工多業務的發展,能夠實現各產業之間的優勢互補,在協同效率、規模經濟、市場效益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
筆者還了解到,該公司業務多元化的特點,實施了“事業本部+工廠”的管理模式。其中雷沃農業裝備業務,公司在濰坊廠區下設了多個工廠形成了多業務矩陣式管理模式,實現了小麥機/玉米機、拖拉機及水稻機分單元生產。
福田雷沃重工自2004年以來,還以實現戰略目標為愿景,結合業務運營實際,圍繞公司“十年規劃、五年計劃、兩年預算”管理體系,搭建了一套與之相適應的績效激勵管理體系。
該企業的多種管理體系為戰略目標與短期經營目標實現奠定了基礎保障,也為企業“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鋪平了道路;通過不斷培養吸納優秀人才,還優化了公司各級人才創新隊伍。
友情提醒 |
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證實,僅供您參考。未經許可,請勿轉載。已經本網授權使用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工程機械信息網”。 |
特別注意 |
本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行業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本網論壇上發表言論者,文責自負,本網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論壇的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本網所提供的信息,如需使用,請與原作者聯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權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15日內進行。 |